在先后启动一些酝酿多年的改革后,中央又出台了《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这些改革议题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其中很多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但是,对比近几年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可以发现,个别深化改革的重点,多年以前就已提出,比如收入分配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为什么会是这样?最重要的恐怕还是由于改革缺乏协调性而导致的众多阻力太大使然。
这些阻力首先表现为各种改革计划不配套、举措不协调、措施不匹配,进而导致不同领域的改革之间相互掣肘,而产生改革的“摩擦阻力”。其次,是由于改革难以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照顾各个方面的关切,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支持和社会认同,而产生改革的“利益阻力”。再者,是由于改革意志不坚定,改革举措不坚决,进而对于看准了的改革,存在畏难情绪,犹豫不决,患得患失,而产生改革的“心理阻力”。最后,是由于改革氛围不够宽松,对改革者缺乏足够支持的社会和舆论氛围使得“改革者不敢改革、不愿改革”,最终使改革缺乏引导和带动的“示范阻力”。因此,要深化体制改革,需要从“研究阻力、克服阻力”入手。一方面要高扬改革的旗帜,大力倡导改革、鼓励改革,要宽容失败;另一方面要统一明确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各项改革内容和改革措施,统筹处理好各项改革和利益关系。
需要统筹协调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改革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继续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核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另一方面要协同推进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改革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社会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跟进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否则将举步维艰,甚至出现倒退。
需要在改革方案设计中协调处理好利益关切问题。改革已经到了“攻坚”的阶段,必然涉及到经济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难度加大,复杂性加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就必然要确保获得足够的动力,必须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还是要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从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敢于突破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干扰。
需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妥善处理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三十年来,我国以市场化为方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生产力发展扫除障碍。另一方面,发展是改革的最终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全面发展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最终目标,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
需要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敢于碰硬,更要敢于攻坚克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先易后难,从增量改革逐渐向存量改革过渡、从局部改革逐渐到整体性推进。三十年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改革所面临的也都是一些触及面宽、涉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的问题,很多都是前些年由于种种原因而推迟,或者是之前改革未到位的难点问题。因此,只有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才能攻坚克难,把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需要增强中国改革与世界范围内体制变革的协调性。经过了三十年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紧紧联结在一起。在全球化时代,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世界眼光,国内改革要放在当今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协调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人民币的国际化要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变革相协调;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要顺应当前WTO新一轮谈判的发展趋势;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要与世界市场的变革相适应……诚然,中国的改革顺应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方向,可以事半功倍,顺利推进。而中国的改革与世界范围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相一致,也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具体贡献。(钟望摘自《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26期,作者韩保江、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