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扶贫方式的改变使天山南北农牧区贫困人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又有243万农牧民挖掉了“穷根”、摆脱了贫困。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统计,截至2008年新疆农民人均收入已超过3200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6倍;同时,新疆贫困人口也由532万减少到285万,其中,进入新世纪后,累计有243万农牧民甩掉了贫穷的帽子。
新疆贫困人口快速减少,主要得益于中央和自治区不断强化的惠农政策,以及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民、农村的投入。新疆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牧区和边远山区,进入21世纪后,新疆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结合地域气候特点,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棉花、粮食、林果、畜牧四大基地建设,以确保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扶贫是治疗“穷病”必要的方式,但以往单纯的“输血式”扶贫,治标不治本。为了拔掉“病根”,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新疆开出的“药方”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坚持产业化扶贫、移民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开发式扶贫模式,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问题并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依托独特的光热资源,新疆已建成环塔里木盆地、东疆、北疆三大林果基地,其中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已形成900多万亩的林果基地,为大规模实施新疆林果工业化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一些林果业发展较早的县市,林果业收入已占到农民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新疆农民增收和脱贫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自治区的扶持下,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的外向型设施农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草原,到最南面帕米尔高原,上万座无公害蔬菜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反季节蔬菜在内的各种地产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各国。而近年来不断壮大的“白色产业”,也成为新疆农民摆脱贫困的最可靠资源,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新疆摘拾棉花的百万贫困农民每年即可获得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巨资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让近百万各族牧民已经摆脱了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这一生产方式的变革,为他们摆脱贫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一些边远的高原、山区,一些少数民族农牧民长期处于“种粮地少、养羊没草、就业无门”的尴尬境地。为彻底挖掉他们的“穷根”,移民搬迁被作为一种最有效措施已在新疆已经实施了10年之久。目前,新疆已形成行政村规模的称民搬迁点达120多处,累计有10多万贫困农牧民从高原、深山迁到绿洲、平原,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的喀什、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新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区域,当地600多万居民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农民,占全疆少数民族人口的近一半;同时,这里也是新疆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为尽快改变这三个地州农民贫困状态,仅去年以来,中央财政就投入40亿元,扶持当地经济发展,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在新疆农民的收入比例中,非农业收入远远低于我国其他多数省区,成为与新疆与内地省区农民收入的主要差距,这个差距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新疆南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当来自四川、河南、甘肃的农民工浩浩荡荡西进新疆拾棉花、修路、盖高楼赚大钱的时候,南疆的农民却由于语言、饮食习惯及宗教等原因,守在家里不愿出门。如今这种观念现在正悄然转变,越来越多的新疆少数民族农民赴沿海地区“淘金”、“取经”。
来青岛两年多的女青年努尔阿米娜·吾斯曼现在已是一家服装出口企业的熟练工。2007年在新疆莎车县政府的组织下,包括阿米娜·吾斯曼在内的上千名维吾尔族青年农民来到天津、青岛等沿海城市。在走出去打工、挣钱的同时,他们还学到了技术,增长了见识。他们出去后,除了各种必要的开销,每人每年都至少能寄回一万多块钱,而他们的家乡当年人均收入不过一千多元。
为促进农民增收,早日告别贫困,近两年来,新疆各地特别是南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市大规模开展对少数民族农民的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农民有组织地前往东部省市。短短几年时间,“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跟进式就业”的培训模式在全疆各地推广开来,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从体能型向技能型、短期工向长期工、打工向就业转变的特点。“走出一个人,挣回一笔钱,省下一口粮,富裕一家人,影响几代人”的变化正在引导新疆南部农民走上富裕路。据新疆劳动保障厅提供的数据,到“十一五”后五年,新疆每年稳定转移农村就业30万人,年均150万人次参与劳务创收,仅今年一季度就有3.5万人次踏上了赴内地打工之路,实现了农民非农业收入的大幅增加。
受自然条件限制,对天山以南和田、喀什的一些少数民族乡亲来说,过去解决温饱并不容易。而如今,即使生计最困难的家庭,也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与南疆农民一样,截至目前,新疆约有129.8万人开始享受农村低保,基本生活有了保障。自今年开始,新疆还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将更多困难人群纳入低保范围,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