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行业特色 > 教育行业 > 教育时评 >
  推荐阅读
南通崇川
联合办学本身不是目的,促进教育
  南通崇川区教育体育局姜永良
现代中国的教育公平——一个
光明时评:大学毕业生服兵役
新华社评论员——促进教育的
人民时评:从温家宝总理讲话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日趋下滑 
人民日报评论员:建立健全学
以长效机制成就千秋大业 扎
关于温家宝总理为什么要“优
  特色推进
商权支付
编者按: 所有人赚的都是认知的
  [专家观点]商权支付百日回本,
[专家观点]购买商权课程“充电
[媒体报道]媒体析国资委新掌门
[论坛视点]顾秀莲在中国特色实
[时代声音]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时代声音]总设计师何镜堂:东
[专家观点]李毅中:具有中国特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教育论坛时评——青少年使用新媒介要因势利导
 
时间:2010-03-11

 

  在对互联网等新媒介的使用上,人们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过分关注了新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青少年对网络的需要;误认为新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直接的,比如,看了武打片,孩子就会产生暴力行为。

 

  新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即时发生作用,而是媒介因素与儿童的生活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与家长、教师的引导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2009年年底以来,随着手机网络色情背后的利益链逐渐被曝光,相关部门打击网络色情工作的逐步推进,青少年受到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影响的话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面对新媒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教师都是“谈虎色变”,并多少有点无所适从:一方面,他们非常警惕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对青少年的侵害,担心“互联网会鼓励青少年学习暴力和色情”,进而限制他们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介;另一方面,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生活,家长和教师又不得不创造条件让他们接触网络、手机等新媒介。限制还是允许,让很多家长、教师难以抉择。

 

  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了解青少年为什么需要网络等新媒介,以及新媒介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在这两个问题上,人们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过分关注了新媒介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青少年对网络的需要;误认为新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直接的、即时的,比如,看了武打片,孩子就会产生暴力行为,读了言情故事,孩子就会早恋。

 

  青少年喜欢互联网等新媒介,是与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联系在一起的。经过数次大型的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孩子对媒介有最基本的五种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和消磨时间的需要。一个孩子存在着多种媒介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下有不同的需要,有时多种需要同时存在。几年前,我们通过对北京、上海等7城市10至17岁青少年的抽样调查发现,青少年选择互联网的主要情境,比例最高的是“需要与别人交流”,为65%,其次是“需要有关学校功课的信息”,为50%。以下依次是:“需要有人做伴”,45%;“需要摆脱孤独”,41%;“需要娱乐”,40%。由此可见,在青少年生活中,互联网主要用于满足“增进个人联络”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娱乐或个人爱好的需要”以及“与别人交流观点或信息的需要”。

 

  青少年需要成长,而成长需要大量有关自我确认和社会适应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童年时代是寻求信息的时代,互联网上大量的、不断更新的信息满足了青少年的这种需求。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选择较少经过筛选的信息。互联网改变了青少年只能是信息接收者的状况。他们可以发送信息,进入任何感兴趣的交流组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在所喜欢的网站发表自己的作品,甚至制作自己的网页以定期发布自己的信息。互联网操作能使青少年清楚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了解自己可以控制事物。这就是互联网对青少年最重要的意义,也是青少年喜欢互联网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使用网络等新媒介,有其内在的需要。家长、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介,适当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而不是采取堵截或者强制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堵截或强制,并不一定会带来好的影响。因为新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即时发生作用,而是媒介因素与儿童的生活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与家长、教师的引导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具体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长期的。大众媒介,为青少年提供了一幅现实生活的图画,也为青少年提供了社会规范,并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生活和社会经验。但其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不是青少年即刻就能学会的,而是在一段时间内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媒介影响不仅是社会化的一个过程,也与青少年个人的原有认知结构、态度、个性及价值观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媒介的影响与孩子个人的生活经验、态度有关。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决定了他们对媒介的需要、媒介兴趣和媒介选择,通过选择和接触媒介,孩子可能改变或消除了某种知识和价值观念。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青少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发现至少有7个因素影响着媒介对儿童的作用。这7个因素是:性别、年龄、智力水平、人格特征、父母影响、儿童的家庭关系、儿童的社会关系等。例如就家庭关系而言,家庭关系不正常的儿童更喜欢接触暴力内容,并且更容易模仿暴力行为。但生活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喜欢接触暴力内容的孩子发生模仿的几率就小得多。有的家长曾经问我,“我的孩子总爱看武打片,到底对他好不好呢?”回答这个问题要看他的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如果孩子的生活比较愉快和成功,出于娱乐的需要看武打片,并且能理解武打片,一般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如果一个孩子的生活不太愉快和成功,不能区别电视剧与现实生活,那么就可能受到非常不好的影响。

 

  在接触媒介时,儿童不是一张白纸,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或等待被打中的靶子。儿童打开电视或报纸,或上网,是出于某种需要。这些需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儿童个人生活环境影响下产生的,是在与媒介交互作用中产生的。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儿童产生了不同的媒介需要和接触经验,就会选择不同的媒介、不同的媒介内容来满足自己,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媒介影响。

 

  大众媒介和新媒介已经分享了现代教育的功能,并成为儿童娱乐和社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这种情形下,比较全面地认识媒介对儿童的作用,不偏重某一种作用,并且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殊情况来理解他们对媒介的使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利用媒介和新媒介,一些国家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就在教师、家长和儿童中推行媒介素养教育,配合符合国情的媒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青少年在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这种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当下,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不是排斥新媒介或指责媒介没有承担起“拯救儿童学习成绩”的责任,而是要反省我们的社会环境对儿童使用媒介的影响。

 
上一篇:光明时评——推动教育公平 别迷信教师“流动制”
下一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三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相关链接
·人民时评:从温家宝总理讲话看教
·光明时评:大学毕业生服兵役是当
·“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
·新华社评论员——促进教育的公平
·以长效机制成就千秋大业 扎实推
·光明时评——以“品行端正”择取
·南通崇川区教育体育局姜永良:联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大力加强和
·光明时评——不能让技能竞赛“绑
·人民日报评论员:建立健全学习实
·教育论坛——大学生的英雄生动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三
·教育论坛时评——青少年使用新媒
·光明时评——推动教育公平 别迷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广集众智凝聚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日趋下滑 金牌
·清理权学交易 维护教育纯洁性及
·我国高校“去行政化”核心概念—
·现代中国的教育公平——一个任重
·关于温家宝总理为什么要“优先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