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观念和意识、公共利益和公民意识等先进的社会价值观,在青年群体的思想价值体系中根深蒂固,已经作为这一代人的价值主体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行为;
大学生英雄群体层出不穷,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不少误区和问题,但总体上依然是有成效的;
在看到“80后”、“90后”对于社会文明建设带来的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
以上几段话出自陆士桢女士,历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工作和社会工作与管理系主任、教务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等职,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央电视台青少频道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学生英雄群体的事件屡屡发生,不断打动人们的心:2009年9月,安徽涉外经济学院学生卢帅为救落水儿童挺身而出,为此付出生命代价;2009年11月,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在少年溺水时结成“人梯”舍身下江;2010年1月,浙江工业大学学生杨济源为了群体利益,与歹徒殊死搏斗;又是1月,咸宁学院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3名大学生在危急关头纵身一跃,勇救落水母子……据统计,仅2009年,就有40余名大学生不怕牺牲,见义勇为,其中有10多名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80后”、“90后”大学生英雄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美德,赢得了全社会的称赞,也扭转了以前社会上对这一代人的偏见。
面对大学生英雄群体,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精神和力量,让这些英雄大学生在危急关头这样无私无畏?大学生英雄群体层出不穷,对我们的教育,对整个社会有哪些宝贵的启示?解答这些问题将有益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一代人,也会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年轻一代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大学生英雄的壮举虽发生在一时一事,却是日常点点滴滴不懈的积累,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清晰明确的价值观支持。曾几何时,我们在感叹“80后”、“90后”的开放、灵活和自信的时候,也为他们的随性、不负责任和不懂得奉献而深深地忧虑。以至于当以奥运会志愿者为代表的“鸟巢一代”,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华民族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的时候,很多人并未及时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重大意义。
一项对“鸟巢一代”关键词语的社会调查,深刻准确地解读了“80后”、“90后”这一代人独具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这项调查显示,对于这一代人来说,“自信”排在第一位;“和平、和解、和谐”紧随其后;“开放”排在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九大价值观均得到三分之一以上人的肯定,这九大价值观依次是理性爱国、友善、有梦想、敢于竞争、奉献精神、快乐、平等交流、责任心强、崇尚参与。应该说,这是生长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代人,也是孕育传统文化精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哺育下发展成熟起来的一代人。国家观念和意识、公共利益和公民意识等先进的社会价值观,在青年群体的思想价值体系中根深蒂固,已经作为这一代人的价值主体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行为,尽管意识形态渐呈多元化,但社会的主流意识、核心价值观仍在青少年中,特别是在大学生中间仍然占有主体位置。
这样一些英雄壮举发生在大学生群体,绝非偶然。毛泽东曾经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是革命的先锋和桥梁。青年的本质是生命力和创新性,活跃并富有创造性的青年人是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是解放思想的生力军。大学生又是青年亚文化内涵的代表性群体,青年文化的激进与先进、批判与反叛、生命力与破坏力共存的特征,在大学生文化中有着突出的表现。青年文化的核心指向未来,青年文化内含着的深刻的先进性推动着青年肩负起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重任。无论是全球华人青年自觉维护奥运火炬传递,高扬的团结、爱国的旗帜,还是汶川地震后街头巷尾无偿献血的年轻的人流,或是近期一系列事关国家利益与发展的大事件中青年的表现,都清楚地表明,青年与社会变迁共成长,青年是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最活跃的力量。
从道德发展的视角看,一些人往往只看到现实社会存在的负面现象,认为全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其实换一个角度看,改革开放以前社会道德整体水准较高,但同时社会意识形态控制力量也较强,一个人做好事,除了对受助人的同情和助人的愿望之外,外部政治运动的压力、通过做好事表明追求进步的功利目的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对比今天的青年人,他们可能没有过去那些口号,也很少有连篇累牍的大道理,但他们的行为更加自觉,道德表现也更多地发自内心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实道德越来越回归道德的本质特征——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首先表现在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身上。有人说,参加社会志愿服务,“70后”是为了履行社会责任,“80后”是为了实现自我,“90后”是为了体验快乐。看起来好像越来越不高尚,越来越自我,但实际上是越来越自觉,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凸显出人的自由、健康、快乐的发展。
大学生英雄群体层出不穷,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不少误区和问题,但总体上依然是有成效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一是指导思想一直十分明确,就是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武装青少年,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无论是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还是团队活动,坚持方向不动摇。
二是不断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紧密结合青少年发展的实际,创新和改革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一方面把国家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遇到的问题等社会现实和青少年的实际成长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能力;另一方面引进心理学、社会工作等多种技能和方法,把思想道德教育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整合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合力。全社会重视为青少年创造安全的环境,对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等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除学校、家庭外,文明办、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等多种力量整合,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各个系统的一些品牌活动团结、教育、引导了大批青少年。这一切,都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成就了当代大学生的英雄群体形象。
当然,在看到“80后”、“90后”对于社会文明建设带来的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发展带来的新的挑战。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持续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变动深入复杂,利益格局调整广泛深远,思想观念变化激烈尖锐,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冲击,给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价值选择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互联网的普及极大丰富了信息含量,资讯的迅猛令他们的价值判断应接不暇,价值的多元也会给他们的社会行为带来误导。而青少年亚文化鲜明的群体性和符号性特征,也会令相当部分的青少年很容易受社会文化潮流的裹挟,做出非理性,甚至破坏性的社会行为。这对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教育都提出了新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欣喜之余,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