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神仙一词为苏州方言,意思为人多拥挤,轧在苏州方言为人多拥挤的意思,相当于挤,苏州人有轧闹猛一说,该词最早起源于四月十四日是八仙之一的吕纯阳的生日,据说吕纯阳生日那天要化身乞丐、小贩,混在人群之中济世度人,因而逢此盛日每个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轧到他身边,就会得到仙气,交上好运,这样你挤我挤的,叫作“轧神仙”。
2005年起轧神仙变为一年一度的盛大庙会。届时,神仙庙附近小摊林立,各色小吃、工艺品、花鸟虫鱼,应有尽有。金阊区政府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营造商业氛围,重建了南浩街,新建了神仙庙,请进了八大神仙,并把原先在福济观有吕纯阳独享的香火。也让众仙共同享用了。目前,南浩街已成为苏州传统风味小吃、特色食品、民间工艺品、日用小商品以及花鸟鱼虫、古玩绣品等“苏”味极浓的市井文化集萃地,承载了历代苏州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南浩十八景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是苏州旅游的新热点。
苏州的福济观,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原址在阊门下塘街,但因年代久远,早已不复存在。文革后,破除四旧,寺、庙、祠、观、庵等建筑被混淆统称为宗教建筑,很多百姓也就再也分得清观和庙的区别了,因观中供奉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吕洞宾),吕纯阳又被中医奉为祖师,观中道士也假借吕洞宾名义为百姓祈福祛病,故常有贫困的百姓前去求治,这福济观在苏州百姓之中也就有多了吕祖庙、神仙庙的叫法。传说农历四月十四是吕洞宾生日,好道者也会相约去福济观进香祈福,
看到去福济观的人多了,小贩和江湖郎中们也想借机做些生意。因见观里供着神仙,就想靠着神仙也发个小财,于是就将平日里普普通通的东西,说成了神仙糕、神仙水、神仙帽、神仙服、神仙鞋......
福济观本在小巷深处路窄处很是清静,一下来得人多了,倒也显得拥挤热闹,于是不小心就有了人挤到人了。苏州人天性温和,也不乏幽默,加上都是乡里乡亲的,即使被挤了,也不过笑一笑,再说恰逢神仙生日,也就打趣说“就算被神仙轧到了”讨个口彩。因为苏州方言里拥挤称为“轧”,因此形容这种拥挤的现象,也就有了“轧神仙”的说法了。
近年来政府为了营造商业氛围,提升文化形象,重建了南浩街,并在南浩街北段、阊门吊桥西堍南侧护城河畔建了庙宇,这造庙初衷出于吸引人气,营造商业氛围,加上神仙庙叫上口,于是就命名为神仙庙了。
虽说这吕神仙本是道家,应该住在观里,这庙他是去不得的,但福济观早已不在,那吕神仙也就只能将就着在庙里长期寄住了。好在造庙的人也想得周到,怕吕神仙孤单,还把另外七仙也请进了庙里,虽说本由吕神仙独享的香火,被众神仙分了,但毕竟也少了许多寂寞,加上神仙庙里,吕神仙还多了一身,也算挣回了点面子。
现在政府还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吕神仙生日前后,以民俗文化节为主题,举办神仙庙会,征集小商小贩,设立各色小吃、工艺品、花鸟虫鱼等临时摊点,努力打造“轧神仙”这个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文化消费的旅游品牌,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自然神仙庙里香火也旺盛了许多,怎么说对吕神仙也是个安慰,但这与道家的清静无为也有些不符,不知这位吕神仙又会有哪些想法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