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上书店(dangdang.com)的联合总裁俞渝女士,其特色貌不惊人,又不喜张扬,但平和从容,机敏睿智,在业界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她觉得自己的故事很单纯,可在外人看来却饶有趣味。
10年磨砺 甜酸遍尝
俞渝22岁离开故土到美国留学,32岁回国创业,这10年,为她后来事业腾飞奠定了基础。她自己总结到:在国内受到了很好的系统教育,学会了严谨地做人做事;美国给她最大的影响在于,不怕失败,敢于创新,并能尽量保持一份轻松的心态。
俞渝大学上的是北京外国语学院分院英语专业。当时学校里来了很多学中文的美国学生,看起来都很阳光灿烂。她觉得人家很轻松、很健康,大约从那时起就萌发了出国留学的念头,大概也就是十七、八岁。
大学毕业后,俞渝到了一家合资企业当翻译。那时工作量大,特别辛苦,老是出差、开会,钱倒是挣得挺多的,但心里还是不塌实。于是她的想法更强烈了,一定要到外面去读书。
因为业务能力突出,常有单位借她去做翻译。1987年,外交部组织一个团到美国12个城市宣讲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还要合作很多项目。俞渝跟着去美国出差1个月,跑了十几个城市。她顺便带着成绩单和推荐信,到哪儿都打电话。就这样,考取了俄勒冈大学。
上了几天课后,俞渝觉得不对劲,发现不是自己所要学的。问题出在申请学校时不知道商业专业属于商学院,国际商业专业属于文学院。她想学的是前者,结果却误报了后者。幸好文学院旁有一个商学院,商学院要考过GMAT,还有很多其他条件。她都一一应对过来了,包括换课,到大学注册了微积分,到商学院注册了微观经济,那时拿着美国微积分的书都看不懂,只好找人补课。
上了不到一年,俞渝口袋里就没钱了。她赶紧给原先工作过的合资公司的美方头儿写信,说明现状,请他帮着找一个工作。对方问她会用计算机吗?她说会,其实那时计算机课程未学完,只能勉强打字而已。于是她又赶紧注册学Dbase、Lotus,等学期完的时候,基本上能用了,就到那个公司去工作。公司有个MBA毕业的女同事,有一段时间常开车带俞渝上下班,鼓励她读MBA。但因为攒的钱不够,后来她又去了一个搞森林制品的公司搞销售。攒了一些钱后,在MIU申请上了MBA。
俞渝觉得上MBA的确学到了很多知识,自己的几个弱项也都得到了提高。比如MBA特别要求能分析方案,在这方面经过锻炼她做到了得心应手。再有,在公众场合的讲话不行,她又修了一门管理沟通课,这门课细到分析你讲话的的眼神怎么不对,手势怎么不对,逻辑怎么不对,上完课真的挺管用,毕业时被选上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加上学校的边上有美国证券交易所,她成天泡在证券业的环境中,还能分析许多当时发生的案例,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1992年,俞渝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及国际商务MBA毕业。但是那时美国正好经济萧条刚结束,MBA的就业市场也大不如前,所以找工作极其不顺利。俞渝依然记得:“我写了有300封求职信,在有的公司面试了16次,但后来还是决定不要我,我能够找到的工作都是我不想去的。”
后来,俞渝豁出去了,决定自己开公司,给其他公司做金融咨询顾问业务。由于做翻译多年,认识一些老板和总裁,他们愿意把一些小的项目交给她试一试。项目虽小,但从头到尾都由自己一个人负责,和人打交道的层次反而特别高,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做的过程还是挺艰难的,毕竟经验很少,所以那时老是在分析和谈判中去学习,感觉特别累,尤其1993年、1994年是最累的两年,每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基本上就没有休息过。
在华尔街做事的这段时间里,虽然非常辛苦,但俞渝得到了很多收获。她把华尔街比喻成高压锅,压力非常大。它逼着人在很短的时间,就要很清楚地了解一个企业的情况,提出你的建议和解决方案。这确实锻炼了人的能力,还有就是别人的企业看得比较多之后,能得到一些启发,知道资本市场和企业需要的是什么。这对于她后来做“当当”很有帮助,既能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又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想问题,能够把和投资者与公司的关系和利益处理得很得当,而这对于一个创业的公司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到1995年的时候,俞渝有点不想干了,她开始失眠、忘事、开始想调整、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她觉得为客户玩命,投入特大,每次交割完后,总有一种失落感,忙了这么长时间,突然一下什么都不是你的了,都跟你没有关系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年一直给她很大帮助的美国ABB公司美洲总裁Bob,那一年飞机失事死了。Bob当时权力很大,管着好几万人和几十亿的销售额,而且经他手兼并了几个大的企业,业绩做得非常出色。俞渝说:“那件事让我觉得生命真是太脆弱了,开始想该怎样享受生活。”
巧结良缘 “当当”诞生
1996年,俞渝觉得自己个人的危机,就是过了30岁还未成家,也没有一个伴侣。后来特别巧,有个朋友在国内做一个新闻杂志,俞渝也投资了一部分。杂志的总编到国内来办理刊号等事情,就去找李国庆帮忙。几个月后,李国庆到纽约参加他的一个好朋友的毕业典礼,总编就说,人家在北京帮了我不少忙,你们这些投资人、董事应该有一个人出面请人吃一顿饭。那天俞渝正好有空,就这样结识了李国庆,即她现在的先生。
过了一段时间后,俞渝出差回到北京,住的饭店恰好在李国庆公司的对门。俞渝说,“李国庆就老是来找我,然后我们就开始约会了。后来他先提出来结婚,我觉得挺自然的,和他呆在一起挺踏实的、挺舒服的、挺好的。我那时候也很想结婚,我想要个家了。我甚至觉得结婚的对象是谁并不重要,结婚的时间很重要。谁在你很想结婚的时间出现,基本上就是他了。”
1996年10月,两人即在纽约结为连理。随后,俞渝把美国那边的公司关了,加入了李国庆创办的科文公司。夫妇俩常探讨在图书这个行业中间最值钱的是什么?李国庆认为肯定是出版社和读者的直接联系。而在传统上,在出版商和读者之间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与此同时,他们看到,借助Internet,出版商和读者可以直接联系,这是最有价值的东西。网上书店肯定是未来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
其实早在1995年,在美国华尔街从事金融业务时,俞渝就关注到了亚马逊网上书店的成立和发展历程,当时就有建立网上书店的想法。但1996年回国时,她却发现国内不具备开办网上书店的条件,首先是国内没有一个动态更新的书目数据库。图书不同于普通商品,它不是固定种类及内容的,建立一个权威的覆盖全国的数据库尤为重要,但建库需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国外从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做这件事,而中国一直没做过。另外,网民基础人数达不到开办网上书店的要求。
因此,他们决定先从建立中国的可供书目数据库开始入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工作。此项工作成果显著,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数据库产品,而且引起了投资商的兴趣,IDG、LCHG、SOFTBANK先后投资,“当当”网上书店应运而生。
1999年11月,“当当”开始试运营。在公司里,李国庆负责市场、技术、采编、运营,俞渝掌管财务和人力资源。两个人的做事风格不一样,想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但很多时候是相互补充,称得上是琴瑟和谐。
如今,“当当”收到的网上订单中既有来自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和香港,以及偏远欠发达地区的订单,也有来自美国、巴西、匈牙利等海外华人的订单,网站在海内外都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俞渝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今后要把“当当”做得更大,更好,给出版商和读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