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忠,男,1947年生,崇明县陈家镇瀛东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三次向荒滩进军,自费围垦滩田4000余亩,开鱼塘、挖蟹塘、种水稻、植果树、办工厂,创立起一个以淡水养殖为主、多业发展的富裕、文明的新自然村,使村民们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陆文忠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五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数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农村要换一种生活来尝试。”64岁的陆文忠站在烈日下,紧皱的双眉深深刻在黑得发红的脸庞上。
三次开垦荒滩、坚持集体经济……瀛东村是崇明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不过,在陆文忠这位自称“傻瓜”的村支书的带领下,瀛东村也在解放后的60年里屡屡沐浴着改革与创新的阳光。现在,陆文忠又主动“找”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让子孙们换种生活,走生态休闲农业之路。
为活命,三度开垦荒滩
这或许是上海服装最有特色的村支书。他身着短袖衬衫和西裤,两只手臂却被一副袖套紧紧裹着。他的脸早就被太阳晒得黑里发红,所以必须时刻顶着黄色的斗笠。
他或许也是上海最“执著”的村支书。作为崇明县瀛东村村支书,陆文忠一干就是20年,从未离开。回想这一路,已经花甲的他笑言:“我一生都傻乎乎的。现在,都没人像我这样了。”
1985年,瀛东村还只是一片荒滩,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遍地芦苇荡。那一年,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农村开始千方百计求经济发展。不少地方的乡镇企业之路搞得热火朝天。这让当时担任岛上良种场生产大队长的陆文忠急在心头:和全国比起来,崇明交通闭塞,落后了。
开垦荒滩!为了活命,他思忖,传统种粮,不如搞搞副业,养鱼、养猪。就这样,陆文忠带领6名汉子,向当时崇明岛上最东端的这片荒滩进发。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溃堤后,渐渐地,陆文忠和乡亲们在这片处女地上建起了渔场。1989年,一个崭新的渔村在这里崛起,名为瀛东村。
几年间,陆文忠一共带领乡亲们三次开垦荒地,用双手换来了4000多亩土地。他朴实地说:“开垦土地太苦,没人干。但我觉得,人家不愿干的事情如果成功了,可能就比较珍贵。”他相信,不管是解决温饱问题,还是要谋发展,都得靠土地。
为小康,坚持集体经济
在农村基层一干就是20年,陆文忠常常感慨,现在的农村常常出现“爷爷养孙子”的情况。也就是说,一些地方的土地全分给了农民,村子里没了钱,老百姓的就业、居住也逐渐出现困难。对困难户的托底,只能由上级政府来掏钱,而不是村级政府来支付。
因此,陆文忠坚持在农村走集体经济的路。他解释说:“农村发展要靠土地。有了土地,才有产业,有了产业才有农民的权益和福利。”
“在整个崇明县,还在实行集体经济的地方已经不多了。”陆文忠说,现在瀛东村的集体资产达到了2200万元,在全县是最高的。集体资产增多的同时,村民的日子也逐渐好起来了。不少村民的存款都达到了四五十万元,每个月至少也有一两千元的收入。
为子孙,得换一种生活
陆文忠的名气很响。从1987年以来,他曾连续五次被评为上海市劳模,2000年又被评为全国劳模。荣誉给他带来的,是许多个人发展的机遇,可都被陆文忠回绝了,“我放不下村子。它只发展到一半,我怎么能走呢?”
陆文忠念念不忘的是,得换一种生活方式。靠养鱼等单一产业生存,好的时候很好,差的时候很差,风险太大。他感慨道:“我们这些人都老了,长期从事低档次的劳动,辛苦,效率也低。为了孩子们,不能再搞低级农业了,我们要向先进农业发展。”
长江大桥的建成和即将通车的长江隧道,让这位老村支书主动寻求起了新挑战———建设生态休闲农业。“这就相当于换一种生活来尝试,换一种环境来发展。”
2001年起,这里开辟了渔家乐生态旅游项目,全村拥有52户规划整齐的农民别墅,特有的鱼塘碧波与绿树鲜花相辉应。
可瀛东村的变化并没有止步。目前,瀛东村旅游服务配套基地设计方案已经出炉。在陆文忠心里,这一离长江大桥最近的休闲农庄不能只靠农家饭菜,休闲配套服务也要跟上。而这将给村民们提供众多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摆脱辛苦的农作,轻松“赚钱”。
“再过一年,这里又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64岁的陆文忠望着眼前一派新气象的瀛东村,笑着说:“到时候,或许我们就要担心游客太多,招架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