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是由北洋军阀控制的中华民国政府。总统府(见西长安街)和国会议场均在西城境内。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10日在北京就职,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中华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北洋政府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支持,对内主要代表国内封建势力,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在全国建立起军事化的统治。北洋政府大致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4个阶段。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袁世凯上台后,改组临时政府,逼迫主张调和南北矛盾的总理唐绍仪辞职,换亲信赵秉钧组成御用内阁。1912-1913年上半年,以同盟会为主体改组的国民党和以前清立宪派旧官僚为支柱的进步党两大政治势力的对峙,形成民国史上一个短暂的特殊年代。国民党希望通过和平方法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发展实业,但在理论上脱离现实,行动上组织松散,对袁世凯的野心也认识不足。1913年初,大选揭晓,国民党获胜,袁世凯立即摘下和平假面具,指使暴徒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革命党人仓促中7月发动二次革命,终因准备不足而失败。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通过威胁手段,于10月当选正式大总统,随即建立个人独裁统治。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总统制,独揽大权。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被袁世凯破坏殆尽。袁世凯自1915年春筹备改行帝制,于同年12月12日宣布恢复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见袁世凯窃国)。袁世凯称帝后遭到全国人民一致反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坚持反袁,组织中华革命党与中华革命军发动起义。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首义,护国战争爆发,得到全国响应。在全国反袁的浪潮下,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6月6日袁世凯病死。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袁世凯之死揭开了军阀割据时代。北洋派内部分裂为直皖两大系,同时奉系在东北崛起。中央政府只能在对外关系上勉强代表国家。皖系军阀段祺瑞以国务总理身份把持北京政府实权,但他不能缓和北洋派与其他派别以及北洋派内部的矛盾。皖系政府对外以参战为名,签定了中日军事协定,出卖主权,投靠日本,借款编练参战军;对内奉行武力政策,排除异己。段祺瑞破坏民主行经,遭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对。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广州,发起护法运动,但无军队,只能依靠西南军阀唐继尧、陆荣廷等人,受到排挤。南北武力对峙演化为争权夺利的议和。此时,直、奉两系的扩展有为迅速。直系首先在与南方军政府作战问题上与皖系发生矛盾,并在前线自行停战,迎合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心理。1919年巴黎和会时,皖系政府卖国表现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而陷于完全孤立的境地。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的爆发,导致皖系军阀统治结束。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1924)直皖战争爆发,直系与奉系结盟,皖系失败。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成了北京政府的新主人。直系上台后,以中央政权的名义实行武力统一政策。这一政策遭到一切非直系势力的反对。1922年4月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果直系击败奉系,独占了中央政权。获胜之后的直系脱下“爱国”“进步”的伪装,镇压工人运动,造成“二七”惨案。他们先以"恢复法统"为名,恢复国会,逼徐世昌下台,于1923年10月通过贿选,让曹锟当上大总统(见曹锟贿选)。奉系败退出关后,宣布"闭关自治",实力大增。皖系不甘寂寞。南方的孙中山准备北伐。由此形成孙、皖、奉“反直三角同盟”。1924年9月,以江浙战争为前奏,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大举进攻,直军作战不利。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直系腹被受敌,吴佩孚失败南下,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告终。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8)直系垮台后,奉系控制了北京政权,以皖系首领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实际在背后操纵。各派军阀之间则在争权夺力。1926年4月段祺瑞下台,其后奉、直两系“联合”起来,斩时建立在中国中、北部的统治,并组成直系和奉系军阀势力所控制的北京政府,由内阁“摄政”。1926年7月北阀开始,北阀军先打吴佩孚,再攻孙传芳,最后打奉系,不到一年时间既控制了全国半壁江山。1927年6月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自任大元帅,企图联合各派军阀抵抗北阀军,后于1928年6月退出京津一带,向东北收缩。在回沈途中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1928年8月,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政府在中国的统治结束。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