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地区特色 > 北京 > 西城 > 地区史册 >

推荐资讯
  更多>>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讲故事专家
孙敬修简介 孙敬修,1901-1990,我国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讲故事专家—
·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
·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李大钊 是一切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
·“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清真名厨、烹饪大师褚连祥 以手艺
·由北洋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一段
·张灯结彩,设案焚香——明崇祯十七
·因失江山,不敢终于正寝——明末皇
热点资讯
  更多>>
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现代著名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生于
·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现代著名诗人
·闻名京城的“八大饭庄”之一——西
·德胜门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有美丽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事件——为中美两
·正一道教掌教天师张宗演弟子、元朝
·北京西城宣武门内大街特色“烤肉宛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讲故事专家—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程服务,名 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ping60@xue.me
MSN:tese.me@hotmail.com
  中国著名相声艺术大师,著名表演艺术家,瑰丽国宝——侯宝林
 
时间:2009-11-04 

  

  一、人物简介

 

  侯宝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满族,中国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贫寒,四岁时被舅舅张金斌从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门外侯家。养父在涛贝勒府当厨师,从懂事起,就饱尝了城市贫民生活的艰辛。1929年,他刚刚十一岁,就拜阎泽甫为师,学京戏。整天打杂、烧水、做饭、看孩子。同时,每天到天坛溜嗓子,练“云手”、“起霸”等京剧表演程式。

 

  12岁时,侯宝林开始学艺,先是学京剧,后来由于对相声的酷爱,改学了相声。先后拜常葆臣、朱阔泉为师,曾在北京天桥、鼓楼一带“摆地”演出,说单口相声,与许许多多旧社会的民间艺人一样,以此挣钱谋生,养家糊口。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侯宝林的相声终于成为什样杂耍中攒底的“大轴儿”。从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规矩,天津的杂耍园子历来是刘宝全、白云鹏的京韵大鼓唱“大轴儿”。再好的相声也只能排在倒二“压轴儿”,但,侯以卓绝的艺术冲破了老一套的规矩,也为相声增了光,添了彩。

 

  抗日战争期间,侯宝林与郭启儒合作,在京津一带演出,艺术日臻成熟,声名大震。而且,他一改当时相声粗俗的风气,以高雅的情趣与格调的质朴、正派的台风赢得了广泛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更焕发了艺术青春,很快就成为妇孺皆知、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此后,他立志相声改革,一面对一些传统相声进行修改、加工,一面又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如《婚姻与迷信》、《一贯道》等。

 

  1940年成名于天津,改在剧场和电台正式献艺。

 

  1950年组织北京相声改进小组。

 

  1955年加入中央广播说唱团,录制并播出大量相声节目。他多次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和全国各地演出,在抗美援朝期间深入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深受欢迎。

 

  1959年,侯宝林加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此后几十年间,他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大量的相声段子,同时在海内外舞台上大显身手,深受观众欢迎,被誉为“相声艺术大师”、“瑰丽国宝”。此外,他还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晚年,侯宝林主要从事曲艺理论研究。与人合著有《曲艺概论》、《相声溯源》、《相声艺术论集》等。相声集有《侯宝林、郭启儒表演相声选》、《再生集》、《侯宝林相声选》等,其中收录了诸如《戏剧杂谈》、《夜行记》、《关公战秦琼》等脍炙人口的相声精品。另外,他还主演过《游园惊梦》、《笑》等喜剧电影。

 

  侯宝林善于模仿各种方言、市声、戏剧表演。他说相声,语言清晰,动作自然,神态洒脱,寓庄于谐,化雅为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注重相声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评论性,对相声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7岁。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也因此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与喜爱。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二、人物评价

 

  作为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相声艺术家,他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但却从不因地位变化而傲视他人。他终生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朋友遍及各行各业多个阶层,他自称是观众的“仆人”,始终把观众视为恩人,衣食父母和老师。

 

  侯宝林被尊为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并被誉为语言大师。在他漫长的60年的艺术生涯中,潜心研究并发展相声艺术,把欢笑带给观众。以他为代表的一批相声艺术家使这门艺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达到一个令人瞩目的艺术高峰。他为相声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除创作和表演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以外,还对相声和曲艺的源流、规律和艺术技巧进行了理论研究。他还注重培养年轻一代,一些活跃在相声舞台的名家都是他的学生。他生前曾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因病于1993年2月4日逝世。临终前口述“最后的话”:“我侯宝林说了一辈子相声,研究了一辈子相声。我的最大的愿望是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观众是我的恩人、衣食父母,是我的老师。我总觉着再说几十年相声也报答不了养我爱我帮我的观众。现在我难以了却这个心愿了。我衷心希望我所酷爱、视为生命的相声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侯宝林献给人民更多的欢乐。我一生都是把欢笑带给观众,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永别观众,我也会带微笑而去。祝愿大家万事如意,生财有道。”侯宝林的功绩将永载曲坛。

 

  三、侯宝林还“活”着

 

  清明将至,到侯宝林故居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尽管这位著名的相声艺术大师离开我们已经有16年了,但随着侯宝林故居的开放,先生仿佛又“回来”了,依然生活在街坊邻居和无数喜爱他的相声迷中。

 

  四、依然在胡同里谈笑风生

 

  侯宝林故居位于东四头条胡同深处,从1987年到1993年,侯宝林大师就是在这条胡同里度过了他最后6年的时光,他把这里当作是“书斋”,不少经典段子都诞生于此。

 

  那之前,侯宝林还曾经在广播局宿舍、什刹海等多个地方居住过,但都是租住,只有北京市东四头条19号是侯宝林先生花了多年积蓄买下来的。1993年老先生辞世后,房子塌了一部分,家人便把老房子翻盖成了水泥房,但是一直没有人来住,空了十多年。将这个小院改成故居,是侯家全家人的心愿。

 

  沿着东四十字路口向北,路东的第一条胡同就是东四头条。快到胡同尽头,即可看见路南的19号小院,灰色的院墙上白底金字书写着“侯宝林故居”几个大字,这是侯宝林生前好友、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题写的。

 

  19号小院占地不大,在胡同中并不起眼。故居经过翻修,灰墙红窗依旧,只是两间北房和三间南房被合并成一套三开间的大屋。走进故居,先经过一段狭长的过道,过道两侧挂满了侯先生的照片。整个屋子里,最显眼的也是侯宝林大师生前的近40张老照片——从12岁天桥学艺到后来的全家福。旧宅曾经的小院改建成一间客厅,北房分别布置成会客室和书房。当年,侯先生家的摆设就是这么简单,旧家具都是上了年头的老物件,书桌、太师椅、扇子、大褂、醒木等侯先生生前的用具码放得井然有序,桌上笔墨纸砚犹在。房间内,一尊侯先生的铜雕像栩栩如生,格外引人注目:侯宝林依旧是人们所熟知的神态,长脸、细目、下颌微微抬起,身着长衫手握折扇搭腿坐在八仙桌旁谈笑风生。

 

  五、把最好的艺术献给观众

 

  住过地安门内织染局、龙头井32号,后又搬至羊角胡同、东煤厂胡同、尚勤胡同、藕芽胡同2号、扁担胡同、福寿里19号、南钱串胡同6号旁门,至1983年12月才迁往复兴门外木樨地居住……

 

  侯宝林先生的大弟子贾振良重回东四头条故宅时颇为激动:“当时师父从1987年搬来,我跟耀华陪着住在这儿,一直到生病住院。这么多年,这是第二次回来。”贾振良老先生回忆说,有一年夏天,半夜里侯宝林卧室的房顶一角突然塌了,听见响声贾振良出来一看,侯宝林一身是土站在门口,“就这么一张床,他只好在院里洗洗澡,归置归置,铺上床接着睡。”侯宝林的长子、较少露面的侯耀中也回忆说,当年他和父亲常在院里做小吃,泡馍和爆肚都是父亲爱吃的,小院内的香味总能飘到胡同口。

 

  侯宝林15岁时在鼓楼市场石记茶馆门前的地摊搭班唱京戏,同时在鼓楼市场内相声场子听学相声,向相声演员常宝臣、聂文治、郑祥泰、王世臣、张兆新、张书元等学习。有一次场内只有一位相声演员,缺搭配的,侯宝林就说,“我给你帮帮忙吧!”就这样侯宝林第一次上场说起相声,当时他说的段子叫《杂学》,也就是后来的《戏剧杂谈》。因为侯宝林学过京戏,所以段子很圆满地说了下来。此后,他就开始在鼓楼市场说相声,借宿在石记茶馆。

 

  侯宝林21岁时正式拜朱阔泉为师。拜师之后,就到正式相声场子的西单商场北场演出。1950年1月19日,侯宝林等人发起成立北京相声改进小组,改进相声,发展相声艺术。

 

  六、只管一家的“一户侯”

 

  侯宝林少时无大号,只有个小名叫“小酉儿”,直到他入了相声门,师父朱阔泉给他起了个“宝”字,名叫“宝麟”,后来由他将“麟”改为“林”。

 

  朱阔泉,外号大面包,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京城著名的“相声五杰”(高德明、张杰尧、朱阔泉、绪得贵、汤金澄)之一,当时,他们在西单相声棚使活儿,享誉京城。1933年初夏,京剧大师周信芳进京在广德楼献艺,演出拿手戏《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等戏,一时轰动京城,三天的票预售一空。周信芳:艺名麒麟童,当时就已大红大紫。朱阔泉慕名去广德楼拜会周信芳,一则与大师结交朋友,二则观摩大师演出,学习京戏风格,来丰富自己的相声活儿路。这天,朱阔泉匆匆前往广德楼,不料,因没买上票,被门房挡了驾,尽管朱阔泉左右说明、解释,亦无济于事。门房说:“这是‘麒老板’定的规矩,请先生多多包涵。”朱阔泉说:“我是朱阔泉,是麒老板的朋友”。门房说:“那好,请朱先生稍候,待我去禀知麒老板。”说完,急匆匆来到后台,报知周信芳,周信芳沉思了一会儿,说:“在北平,我没有叫朱阔泉的朋友?”门房说:“朱先生胖胖的……”周信芳说:“不敢认,请回吧。”门房回到门口,对朱阔泉说:“麒老板不认识你,没你这个朋友,请回吧。”朱阔泉一听傻了眼,心里说:周信芳好大的架子,于是,又恳求门房再去禀知麒老板。谁知门房一听就火了;“再禀知,麒老板也不认识你,还是花钱买票看戏吧。”这句话,只羞得朱阔泉无地自容,气冲脑门儿,一跺脚,好!这个朋友不交了!朱阔泉越想越窝囊,好你个麒麟童!我收徒弟就叫“麒麟童”!非羞辱羞辱你不可!后来朱阔泉收了三个徒弟,大徒弟姓李,起名“李宝麒”;接着收了“小酉儿”为徒,起名“侯宝麟”;后又收了姓王的徒弟,起名叫“王宝童”,结果“宝麒宝麟宝童——麒麟童”全齐了,遂了朱阔泉的愿。解放后,侯宝林为了消除这场误会,便将“麟”改为“林”了,这便是“侯宝林”的由来。

 

  关于侯宝林的故事实在太多了,甚至在“文革”中人们仍编出许多关于他的段子。比如,有一次他等着挨批,结果人家没斗他,他便来了一句:等了半天白等了。

 

  “文革”期间,有一次人代会把人大代表的名单送到毛泽东主席那儿,他专找姓侯的那一栏,问怎么没有侯宝林,工作人员说赶忙纠正。那时,侯宝林正在干校劳动。侯宝林在地里干活儿,听到军代表叫他“回去洗洗脚,换双鞋准备一下”时,侯宝林心里直打鼓。他被送到火车站,问边上的人怎么回事,人家也不告诉他。他到了北京之后马上去革委会报到,发现人们都冲着他笑,对他的称呼也变了,都叫他同志。这时才有人告诉他有革命任务,让他回忆传统段子,侯宝林从此才“翻了身”。侯宝林留下来的录像几乎都是给毛主席在中南海说相声时录下的。

 

  生活中,侯宝林的段子还有很多。比如他到美国访问,当地记者问他:里根是演员,但他当了总统,你也是演员,在贵国可以当总统吗?侯宝林说:里根我知道,我们不一样,他是二级演员,我是一级的。他的回答充满了机智与风趣,令人叫绝。

 

  有一家饭馆让侯先生给题个字,他题了三个字“不起眼”:这是一语双关,一是说饭馆的地方不起眼,二是饭馆的菜有特色让人抬不起眼。他从不装知识分子,却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化内涵,他可以说是没有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

 

  侯宝林平时极其风趣,自谦中透着自豪。他有一枚印章,上面刻的是“一户侯”。他说,我姓侯,我的官印叫一户侯,意思是,我一家姓侯,我只管一家,过去的都叫万户侯什么的,我没那么多。

 

  侯宝林于1993年2月4日14时42分在北京病逝,逝世前他还在录音里给观众留下这样一段话:亲爱的听众,尊敬的观众,侯宝林将去了,去世了,恕抱不周,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要推荐此类文章】 【我要推荐给好友】 【加入收藏】 【返回上页
      上一篇:“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中国现代杰出的国画大师黄宾虹
    下一篇:“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