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
烟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
烟袋斜街小记
我在写什刹海的时候,故意没提与什刹海密切相关的这条胡同——烟袋斜街,因为这条胡同过于丰富,我打定主意要拿出来单写一篇。烟袋斜街是从鼓楼到什刹海银锭桥之间的一条纤细的斜街,历史上这条街以卖烟袋、烟具为主,烟袋铺门前都挂着木雕的烟袋作为幌子招揽顾客。据说有一家名叫“双盛泰”的烟袋铺位于街东口,铺前竖立一个木雕大烟袋,有五尺来高,粗如饭碗,烟袋锅和烟袋嘴均涂铜色,烟袋杆刷上黑漆,宛如乌木,烟锅上系着红绸穗,迎风摆动。烟袋斜街因此而得名。不过我倒觉得烟袋斜街本身就像一支弯曲的大烟斗。
后海酒吧多,烟袋斜街也不例外,有几家不错的酒吧。坐在酒吧里看不到后海的水面,倒是能看到北京老胡同景象,倒也别致。也还有卖旧货的,这接近于从前卖烟袋、烟具之类营生,算是保留了一点古意吧。区别于后海水岸的是有几家卖特色服饰的小店,店主必是顽主吧,格调味道与西单王府井隆福寺诸商业街迥然不同,想来店主选择这条小街做生意,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至少我感觉有一股独特的文化味道在里面。
小街不长,从地安门大街(鼓楼前)到银锭桥共232米,这是官家的数据,我没实地测过,想分毫不差是不可能的。晚清时此小街号称“小琉璃厂”,其意义不言而寓。有广福观、龙王庙、三元伏魔宫等宗教场所,不过我从头走到尾、从尾走到头若干次,只发现有一个破烂不堪但风貌依稀的广福观,至于哪个是龙王庙、哪个又是伏魔宫,则不得而知了。不过据媒体报道,什刹海管委会有重新修缮之意,想必他们定有详细资料,知道这些酒吧店铺的来袭去脉,就像传说中的神算知道人的前世今生一样也知道这些酒吧的前世吧。
这些观啊庙的都变成了今天的酒吧,我对酒吧并不反感。但是当所有的遗迹都变成了酒吧,那就有些过头了,复原很有必要,也是保留传统文化和古意的惟一途径。况且酒吧生存依赖什么?人们不就是冲着这点古味儿来的嘛。
短短的烟袋斜街,酒吧、服饰店、古玩店有二三十家之多,可谓栉次鳞比了,看上去也有琳琅满目之感,很适合作照相的背景。印象中与这些小景致不太协调的有两处:一是烤肉季的后门在烟袋斜街,有几根大管子往外喷来路不明的蒸气,还有几个硕大的垃圾筒,里面装满了味道不太正常的垃圾,颇煞风景;另一处是一个浴池,不过浴池也是老北京的传统,且门面看上去古色古香,倒也罢了。
去什刹海游玩的最佳路线我认为是这样的,从北海北门起步逛完荷花市场的酒吧折回来(仅仅是走马观花,若想挨家挨户泡吧,那可耗不起时间),沿前海西岸漫步直至银锭桥,在桥上若是晴天能看到遥远的西山(也就是所谓的“银锭观山”),过桥沿后海东岸散步,绕后海一圈又到了银锭桥,桥西烤肉季北侧的胡同就是烟袋斜街。领略完了后海散漫的风光,精致宛妙的小胡同将会彻底击垮你的矜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