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原清宫御厨在北海开设“仿膳”烹制宫廷御膳,1978年,仿膳饭庄随着北海公园重新开放也恢复了对外营业。
重新开张不久,仿膳就着手准备恢复经营最能代表清宫风味特色的满汉全席。为使满汉全席更接近于历史原貌,仿膳饭庄多次派人前往故宫博物院查找资料。在浩瀚的清宫膳档中,整理出乾隆、光绪年间的数百种菜肴。并在《扬州画舫录》一书中找到记载有满汉全席的膳单,这份膳单是目前研究者所见到的满汉全席菜单中年代最早而且内容最为完整的一份。仿膳饭庄根据这份膳单,推出具有浓郁江南风味,兼容鲜明宫廷特色的满汉全席。
为配合满汉全席的推出,仿膳饭庄的餐厅内外环境是仿照昔日皇宫的格调进行装饰布置的,那象征皇权的明黄色窗帘、坐垫、台布、口布,庄严的龙饰、华贵的宫灯,古朴的漆木家具刻有“万寿无疆”字样的细瓷餐具、银器和溥杰先生特意为饭庄所提的牌匾、迎联,处处给人一种身临皇宫的感觉。至今,仿膳饭庄每年都要承办百余次满汉全席。
1990年,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在仿膳饭庄举办《扬州画舫录·满汉全席》研讨活动。两国专家、学者就满汉全席这种筵席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在当今存在的意义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这次研讨活动,促进了满汉全席研究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溥杰先生在品尝了仿膳饭庄的满汉全席后提笔写下了“正宗满汉全席”。日本西尾忠久先生在其所著《世界的名店》一书中介绍了世界八十家名店,其中就有仿膳饭庄,他写道:“在北京,北海公园的仿膳饭庄,可以说是清朝宫廷风味的再现。”
“满汉全席”选用“三十二珍”为原料,包括“禽八珍”,如红燕、飞龙(东北一种稀有珍贵的野鸡)、天鹅、鹌鹑等;“海八珍”,如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鲍鱼、鱼骨、干贝、鳖裙边等;“山八珍”,如驼峰、熊掌、猴头、猩唇、豹胎、犀尾、鹿筋、猩乳;“草八珍”,如猴头蘑、银耳、竹笋、驴窝菌、羊肚菌、花菇、口蘑、龙须菜等。在烹调上主要选用满人的烧、烤和汉人的炖、焖、炒、煮、炸等技法,再辅之以雕刻摆设,可谓汇集了满汉、南北品味之精华,丰富多彩,蔚为大观,既有满人的豪放,又包含汉人之细腻。完整的满汉全席有134道热菜、48道冷荤及各种点心、干鲜果品,分四至六餐食完。目前仿膳不仅有“满汉全席”大宴,而且有“满汉全席庆典宴、商务宴、婚宴、寿宴”等精选套餐,使宾客食一餐而能领略全席之精美。
满汉全席的由来
满汉全席起源于清朝。清朝定都北京后的一项重要政策就是笼络任用汉族官僚、地主和文人学士,定内外文武官制兼用满汉人。满汉官僚体制的形成,客观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饮宴形式的要求,这正是满汉全席形成的政治背景。
清代帝王在筵宴百官和外国使节时,要举行各种名目的宫廷宴。如改元建号的定鼎宴、恭贺新春的元日宴,庆祝胜利的凯旋宴等。顺治元年皇极殿的定鼎宴,是清入关后的第一次大宴。以后,顺治年间 又设冬至宴、大婚宴、乡试宴、万寿宴等。
清宫宴的名目虽多,筵席却主要分为两种,即满席和汉席。满席分为六等,对每一种满席从炊具、餐具、用料、馔品及入宴对象等,清廷均有明文规定,其中的馔品均由满洲饽饽、干鲜果品构成。汉席分为三等,并有上中之别。对每种汉席,清廷也有明文规定,大多由菜肴、面食和果品构成。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指出:“满洲菜多烧煮,汉人菜多羹汤。”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宫满席和汉席的特点。而清宫的饮食风貌以为我们大致勾勒出了满汉全席的轮廓。
到了康熙后期,皇室的奢华之风渐盛。值康熙帝六十寿辰,宫廷首开千叟宴,先后有六十五岁以上老人两千八百余人与宴。相传康熙在宫廷内院首尝满汉全席,并亲笔写下“满汉全席”四字,这可以看作是第一次提出“满汉全席”的概念。从此,“满汉全席”作为一种宴席形式流传下来。
满汉全席的特色
满汉全席的特色之一:礼仪隆重。仿膳饭庄设计的满汉全席礼仪从北海的长廊开始,身着满族服饰的女服务员打着灯笼迎接客人。客人入座后,要上小毛巾净面、净手,用餐过程中有乐曲伴宴等。
满汉全席的特色之二:菜点繁多。完整的满汉全席共有134道菜点,需要吃3天6顿。仿膳饭庄还推出了满汉全席精选宴席,使客人吃一餐就能领略满汉全席的排场和精美。
满汉全席的特色之三:制作工艺精细。所有菜肴都是厨师精雕细刻、一丝不苟地烹制出来的,菜肴制作工艺复杂,有的菜肴的制做要经过十几道工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