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览胜
经过约两个半小时的骑行,骑过45公里的乡路,上午11点左右,46名车友全部抵达这次文化之旅的第一站——醴陵西山。
西山坐落于醴陵河西,南接仙岳,北濒渌水,1993年建为仙山公园。园内有千年古寺——靖兴寺、千年古祠——宋名臣祠,祠前有千年古樟,祠右为千年书院——禄江书院。可叹书院仍然铁索横门,昔日琅琅书声不再,一代风华难窥一斑。
除了这些流芳千年的名胜,西山还有几处令人感慨万千的处所:一是祭祀醴陵花炮业祖师爷的李畋殿,二是安魂隋末痴情女的红佛墓,三是纪念一代英豪的左权碑。
在清明雨后时节,在曲径蜿蜒之中,在这鸟语花香之际,在李畋殿的缭绕烟雾里,在红佛墓的萋萋芳草旁,在左权碑凛凛威仪下,如此近距离地感受一地之文化,如此真切地触摸一地之历史,让那些第一此来醴陵的骑友们兴奋不已,感慨不已。
另一些骑友上了海拔351.9米的仙岳山。登山远眺,览醴陵全貌。山林里树木葱郁,春末杜鹃艳,秋到枫叶红,风光如画。1986年,信徒捐建护国寺于山顶,前进为天王殿,中进为圣殿,后进为大雄宝殿,香火鼎盛。
据车友老向的GPS记录,西山脚的海拔40米,护国寺的海拔331米,爬高291米。有十多位功夫好的车友竟然一直骑行到达山顶,让那些新手敬佩不已,也吸引了路旁的不少眼球。
渌水临流
12点半,征服完西山,骑友们始觉肚子闹。选一家小店,几十辆车蔚为壮观地停了一片,几十个人熙熙攘攘地坐了几桌,可把饭店老板乐坏了,也把他给忙晕了。在感受了一番醴陵美景之后,再快意于这醴陵美食,真让人觉得日子过得太惬意了。64岁的车友老吴一口气吃下4钵饭,还说比较谦虚。饭后照例是AA制,每人20元。
小憩之后,下午两点,车队抵达渌江桥。
这是一座历尽沧桑的桥,更是一座写满历史的桥。她始建于南宋孝宗时期(约公元1162年),遥对西山,横跨渌水,连接今醴陵市中山南路与东正街。南宋诗人范成大曾有“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人稀山木寿,土瘦水泉香”之句。此后800年间,渌江桥毁于水14次,毁于火5次,毁于兵4次;宋修2次,元修1次,明修7次,清修13次,民国时修1次。
史载民国8年,北军从醴陵败退,纵火烧城的同时,在桥面挖坑数十,中塞棉絮,灌煤油浇桥。为长久计,富绅陈盛芳于民国13年倡议建石拱桥,并捐银元3.4万元、田租250石,连同原桥会资金2.6万银元,政府拨款和全县认捐,共筹银元25万元有余。由南社创始人之一的傅熊湘主修,陈盛芳为工程经理,陈碧元为工程师,在原桥址上游约50米处,修建长186.7米,宽8米,2台、9墩、10孔的石拱桥。桥侧有引桥与状元洲连接,洲上建有桥公所。1925年竣工。康有为题“渌江桥”3字,傅熊湘撰并书的渌江桥碑文,均刻嵌于下首桥侧。
在这座满载历史,仍然人流熙熙的桥上,骑友们留下了深情的眷顾,也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从渌江桥中间拐下,就到了著名的状元洲。
清《一统志》载:“洲过县门前,醴陵出状元”,状元洲之名盖出于此。全洲长510米,宽90米,芳草萋萋,绿树婆娑,宛如一艘绿舟停泊在渌江之中,与醴陵西山,姜湾文笔峰,马背岭古塔遥相辉映,为“醴陵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