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
|
时间:2009-05-27 |
|
北京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作为六大古都的北京,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辽代建为陪都,名南京,又称燕京; 金代改燕京为中都。元朝忽必烈在此定都叫大都。1368年改大都为北 平府;1403年明成祖朱棣将他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也叫北京。 后来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北京就开始了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处于奴隶制时期的周朝,其都城在河南,它下面有众多分封的诸侯国,诸侯国燕国的都城——蓟就在今天的北京西南。春秋时期燕国与同时并存的中原各诸侯国相比,还是比较弱小的。战国时期弱小的燕国发展起来和当时的齐楚赵韩魏秦并称“战国七雄”,其都城也与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楚国的宛(今河南南阳)以及著名的洛阳等大城齐名。 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原来的燕国被分为六郡,其中广阳郡的治所就是蓟城。 西汉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广阳地区有时为封国,有时为郡,共辖四县。 公元350——357年,蓟城是历史上所说的“五胡十六国”中的前燕的统治中心。 从秦汉、经魏、晋、十六国、北朝这些朝代,前后达八百年,蓟城在我国北方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隋朝时期,以蓟城为涿郡的治所,唐初改涿郡为幽州,治所仍在蓟城,因此蓟城又称幽州城。
唐朝诗人陈子昂(公元661年——702年)作有一诗《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的产生也和当时的历史有关。 唐朝武则天时期,东北边境的契丹族虽不算强大,但仍是边境上的威胁。当时镇守东北的松漠总督李尽忠突然叛变,在朝廷派兵镇压时,契丹乘机起兵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北上征契丹。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晓军事,才一接仗先锋王孝杰等就全军覆没,陈子昂献奇计未被采纳,其后还被降职处分。一日。他登上蓟北楼(也叫幽州台——唐幽州治所)放眼河山,感慨万端,写下了这四句诗。 这首诗成为我国唐朝诗歌名篇。
公元938年,北方南下的辽统治中原,以蓟城为陪都,改称南京,又叫燕京 金于1153年正式迁都这里,取名中都。 元朝又在中都郊外创建新城,取名大都。 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 清朝继续建都北京。 由上可见,北京发展的历史悠久,它的名称也不断更迭,直到今天的名称——北京。
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情况年,北京——这个由我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发展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一直是封建社会尖锐对立的阶级矛盾的焦点,无数次地发生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和矛头指向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阶级斗争。 如: 秦朝末年,蓟城地区的农民群起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大军,占据蓟城,消灭了秦军大量有生力量,为西汉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西汉末年,蓟城地区的人民以铜马军为号,攻杀官吏,占据了蓟城,和刘秀为首的地主武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东汉末年,蓟城人民头裹黄巾,爆发了黄巾在起义,击毙了幽州刺史和广阳太守,有力地动摇了东汉的地主政权。 隋朝末年,涿郡农民纷纷参加农民领袖窦建德、高开道的队伍,包围隋朝在蓟城的军队,加速了隋的灭亡。 元朝初年,以益都千户王著和僧人高和尚为首的八十余人,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潜入大都城内,杀死忽必烈手下的宠臣阿合马等人,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明朝末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陕西建立在顺政权,二月他带领农民军从陕西直捣北京三月,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明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吊死在景山东坡的一株槐树上。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虽然最后被满汉地主的联合武装镇压了,但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记载在北京的史册上。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北京也留下了许许多值得书写的史实。
其实,北京的历史文化可以上溯到70万年前——20万年前 在北京西南房山县的周口店,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现了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北京人”的遗址。从发掘出来的头盖骨和人体骨骼来看,“北京人”生活在距今五十万年——二十万年之间。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他们的体征和外形已经具备了人的特征,但也保留了一些类人猿的特征。根据发掘的地点、科学家把这种原始人类定为“北京人”,把这座洞穴称作“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已学会了使用和制造原始的工具,如锋利的刮削器、尖状器等。 “北京人”学会了使用火。 “北京人”的发现为回答人类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说服力的证据。 后来在周口店的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生活在一万八千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他们的身体特征和现代人已没有明显的区别。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刮挖、磨光、钻孔等技术。“山顶洞人”会用骨针和骨锥缝制衣服,围着兽皮做的裙子,从而结束了赤身裸体的生活。他们已懂得人工取火,掌握了制火技术。 “山顶洞人”有了劳动分工,并开始和远方的居民进行原始的贸易交换活动。 “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的时期。 北京附近还发现了新时器时代遗址。
北京又一处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遗址是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抵御北方部族的南侵,开始大修长城。在有两千万人口 的秦国,其劳动力的动用情况是:“北筑长城四十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旁之役各七十余万。”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说的就是秦始皇时,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范杞梁就被迫出发北上修筑长城,孟姜女在南方日思夜想,夏日蚊虫多,孟姜女止不住祈祷说:“蚊子啊蚊子,就是咬上孟姜女千万口,也千万别咬我的夫君范杞梁”。 冬日来临,孟姜女想到范杞梁身着薄薄的单衣,实在按捺不住,就做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决心去看望丈夫。先是来到苏州的浒墅关前,把关的兵卒不让她进去,孟姜女哭着祈求,一边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挂红灯; 人家丈夫团圆聚, 孟姜女的丈夫修长城......”,孟姜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兵卒终于被她感动了,就放她过了关。 孟姜女过了一关又一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可不见她的夫君范杞梁。孟姜女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已累死在长城脚下。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长城倒了八百里,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中投海而死。 现在留下的长城,主要为明代所筑。 长城东起河北秦皇岛的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共有近一万公里,这两个关口是明代修筑长城的二个最大关口,北京境内的长城有600余公里,比较著名的有八达岭长城、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慕田峪长城、居庸关长城和箭扣长城等。
紫禁城,又称故宫——北京的又一个历史遗迹,建于明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景山,在故宫北面的一座人工堆筑的土山,命名万岁山,俗称煤山。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时,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吊死在山东坡的一棵槐树上。 明朝还建有天坛,山川坛(后改先农运坛),日坛,月坛,和地坛。 清朝沿用了明朝的都城。 修建了颐和园和圆明圆。 圆明圆集中了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集中了难以数计的大批古玩珍品文物。 圆明圆在1860年和1900年先后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洗劫和焚焚毁。现在留下的只是一片废墟。 北京留下的历史遗迹还有很多,如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这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如位于前海西街17号的恭王府,这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 位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国子监的,这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 …… 作为历史古都之一的北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不少,这些文化遗迹中今天有的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如: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987.12 2、长城 1987.12 3、北京故宫 1987.12 4、北京天坛 1998.11 5、北京颐和园 1998.11
现在,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很大的变化,北京是全国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它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已为世界所瞩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