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100%进口奶源"的施恩近日公开承认,施恩奶粉的部分奶源来自广东雅士利公司的山西奶源基地。业内人士认为,"施恩事件"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山寨洋奶粉企业更多地"存活"于众多二、三线城市。更重要的是,在刚性需求之下,我国国产婴儿奶粉市场已恢复近8成,而"施恩事件"或重新引发奶源安全危机,致国产奶粉再度沦陷。
早在今年4月,北京消费者郭利将施恩2008年3月17日生产的产品自行送往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含量132.9mg/kg。6月12日,北京消费者林峥向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施恩"虚假宣传",称自己正是看中施恩婴儿奶粉宣传的"美国品牌"和"100%进口奶源",才放心购买的。
"施恩事件得以曝光,还是出在了奶源问题上。"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王丁棉告诉记者,施恩的奶源有一部分来自国内,而并非其所宣称的完全进口。目前不少企业大批量进口奶粉,并远远超出企业实际需求量,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获得较低的进口价格和货运价格,二是进口奶粉可以在国内转手加价转让。这在业内已是潜规则。
去年"三鹿事件"发生后,奶源的缺乏使洋奶粉大行其道,而山寨洋奶粉也就有了可乘之机,一些企业购买少量进口奶粉或根本就是国产奶粉,却假冒"进口奶粉"。一位江苏地区的奶粉经销商向记者透露,山寨洋奶粉肆虐的背后是因为有巨大的利润空间,普通婴儿奶粉的利润大多在100%以上,而假洋奶粉能达到200%。由于山寨洋奶粉的价格只有正品的一半,很受低收入消费者欢迎。这样的产品更多地是国内二、三张城市的区域品牌。
2008年11月,我国颁布《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到2011年10月底前,乳企的基地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达到70%以上。在此背景之下,众多乳业走上了自建牧场的道路。"现在,我们已经完全不向散户收奶了。"光明新闻发言人龚妍奇表示,目前光明的奶源结构由规模牧场和承包租赁的养殖小区牧场组成,其中自营规模牧场210个,合作规模牧场近500个。而伊利也将农户、政府、企业组织起来,推行"奶联社"的奶源建设模式,以达到70%的自有奶源标准。
对此,王丁棉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绝大多数企业都很难做到70%自有奶源的标准。一个拥有1000头奶牛的牧场,需要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国内企业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建设牧场。他认为,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企业对牧场进行少量参股,增加对奶源的控制,以此来保证奶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