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34年夏秋,中央苏区再次掀起猛烈扩大红军的运动,从5月至9月,召集了红军新兵近10万人。
本文摘自《大长征》,作者:李庆山,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三人团”中,周恩来负责“大转移”的具体事宜。从五个方面做了准备工作。
组织上的准备:
为了适应主力红军战略转移中行军作战的需要,1934年9月、10月间,中央军委命令各军团成立后方部,规定:
“在各军团内组织野战后方部,凡军团医院、兵站运输队、教导队、补充团、修械所均包括在内。”
“这些后方勤务机关,由军团司令部实现其领导,在军团干部中任命一后方部长,统一指挥后方机关的工作,并于其转移中及配置中,负责管理。”
命令具体规定:1军团、3军团的后方部下应有“包括4个所的军团医院……共7个所,其收容总数为3500人”;“一个中站三个小站”;“军团运输队360名”;“两个充实的补充团(10月1日编入),新战士共2800人”;“中等的修械所工人10名”等。
命令要求:“军团后方机关应于10月1日组织好。”
这一由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签发的命令最后强调:“这一命令完全是秘密的,只限于给军团首长,军团首长应依此命令下达个别命令,分别施行。”
兵员上的准备:
1934年夏秋,中央苏区再次掀起猛烈扩大红军的运动,从5月至9月,召集了红军新兵近10万人。
1934年5月18日,中央军委发出宣言:“武装起来,到红军中去”,号召青年踊跃参加红军。
9月4日,在“大转移”前夕,中央军委为扩大红军发出紧急动员令,并宣布成立独立第21、第22、第23三个师,组成了红8军团。军团长周昆,政委黄苏,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物资上的准备:
为确保红军“大转移”,后方赶制了弹药、被服,筹集了粮草,赶做草鞋,准备了大量军用品。
叶季壮时任红一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他回忆说:
在长征前几个月当中……特别是整理了兵工厂,造炸弹(每月5万发),翻造手弹(每月达70万粒),修理迫击炮弹(共3000发)等,保证了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弹药及长征前得到比较充分的补充,成了红军有史以来兵工厂空前的成绩。8月9日《红色中华》报道:“福建胜利完成了借谷运动,完成7。5万余担”,“中央各机关号召募集20万双草鞋慰向红军。9月15日前完成10万双。”
1934年春夏,中央银行行长毛泽民,同毛泽东的警卫员吴洁清从瑞金附近大山里,取回1932年埋藏在山洞里的100余万块银元,搬回瑞金。长征前夕,这些银元都被分发给各军团。
军事上的准备:
1934年5月,周恩来派程子华赴鄂豫皖,领导红25军突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