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房地产行业一经松绑,立时飞奔。大量外资公司,纷纷撤离进出口贸易领域,而加入了房地产的行业。在政策的鼓励下,上海租界的地价与房价迅速攀升,与10年前相比,增幅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
本文来源:《新金融观察报》2011年9月19日第52、53版,作者:雪珥,原题:《大清房地产特区》
租界内的房地产奇迹,根本上与资金无关,与技术无关,而与政治有关:它所享受的,是法制与维稳带来的巨大红利……
当维多利亚花园在1887年的军乐声中正式开放时,天津的英租界已经初具规模:道路、港口、码头、教堂、市政厅和公园等。这是一个欧化了、与传统中国风格迥然不同的“新城”。
令天津人吃惊的是,在这座“新城”中,市中心不再是代表权力的诸多衙门,除了一幢毫无官气的市政厅之外,市中心就是花园等公共设施。
此时的天津租界,依然是宁静的。资料显示,20年前(1867),这里只有112个洋人,20年来,依然没有大的增长,一是因为百废待兴,条件艰苦,洋商们更愿意呆在上海,二是因为实现严格的“华洋分居”,华人们很难进入租界,导致租界内的服务行业几乎成了空白。此时,能看到天津房地产“钱景”光明的人,寥寥无几,刚刚从上海投资失败的泥潭中挣扎出来的徐润是一个例外(参阅本专栏5月30日《大清“房奴”富豪》)。
根据自己在上海的经验和教训,徐润坚信,天津房地产的春天即将降临。事实证明,这次他又是对的。
在内忧外患频仍的大清国,只有租界内可以提供相对和平、稳定,而且法制化的空间,而享受这种资源的唯一办法,就是在租界内购置房地产。因此,房地产迅速成为租界内的支柱产业。
契约的力量
“道契”上所载明的财产权利,受到了法律的严密保护,隔绝了任何公权力的觊觎。
作为榜样的上海,支撑房地产起飞的发动机,叫做“道契”——由上海海关道为租界内的土地“租户”(其实是购地者)签发的租契。
在大清国民众的概念中,房地产其实是一回事,“房”只是“地”的附属物,因此,直到民国都只有土地证,而无房产证。在法律意义上,地契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白契”,指民间自行缔结,没有经过官方认证的,用纸和行文都未必规范;另一种叫“红契”,指经过官方认证、缴纳了印花税并盖了大红印章的,用的是官方固定格式的契约版本。两种地契都可以作为“呈堂证供”,而“白契”的举证效力大大低于“红契”,但因为“白契”便于操作,且避开了官方的一笔税费,更受民间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