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胡适按捺不住,当即起草了一份电报,两天后以北平各大学校长的名义,发给西安张学良:“陕中之变,举国震惊。介公负国家之重,若遭危害,国家事业至少要倒退二十年。足下应念国难家仇,悬崖勒马,护送介公出险,束身待罪,或尚可自赎于国人。若执迷不悟,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正为敌人所深快,足下当为国家民族之罪人矣。”
张学良(左)与胡适(右)
文章摘自《党史信息报》 作者:秋实 原题为《胡适三劝张学良》
胡适第一次劝告张学良,是在1932年8月,当时主持华北军政的张学良,与行政院长汪精卫发生了冲突。
“九一八”之后,南京国民政府改组,形成了蒋介石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主军事、汪精卫任行政院长主行政外交的格局。当时的汪精卫,并不象后来那样消极悲观。
日本军阀成立满洲国后,将热河划入满洲国领域。热河是联接华北与东北之要冲,进可收复东北,退可屏障平津,地位关键。
汪精卫防守热河的计划是:增兵换将。增兵方面,计划将山西的驻军如宋哲元、庞炳勋、孙殿英各部,开往热河东北军的地盘。然而此举遭到张学良强烈反对,他担心汪精卫有意染指东北军务,对自己有所不利。
这年6月,汪精卫亲赴北平,但是他无法说动张学良。张的托词,是对热河省主席汤玉麟有所顾忌。汤玉麟乃张学良之父张作霖的结拜兄弟,贩卖鸦片,贪财害民,人民痛恨已久。丁文江曾向张学良问起汤玉麟的问题,张说现在没有办法。如果用武力解决,汤玉麟马上就会并入满洲国。
张学良甚至将中央有意撤换汤玉麟之事告诉汤,以致汤玉麟只要求军需补充,拒绝增兵热河。
这年7月,日军在热河边境挑起事端。汪精卫屡次发电指示张学良出兵抵抗,而张学良回电要粮要饷,甚至暗示汪精卫无权指挥华北军事。汪愤怒不已,使出“很失政府体统”的一招:以自己的辞职,逼迫张学良辞职。
8月6日,汪精卫连发五电,责张“去岁放弃沈阳,再失锦州,致三千万人民,数十万土地,陷于敌手。”今又“未闻出一兵,放一矢,乃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敛”。汪精卫表示,自己惟有引咎辞职,以谢张学良,望张亦辞职,以谢四万万国人。
汪电一出,立即引来国人对汪的同情和对张的谴责。张学良在北平发表谈话,声泪俱下,表示要辞职。
胡适于8月7日从报上读到汪精卫辞职电,当天即致张学良一信:
“我的私意以为先生此时应当求去,以示无反抗中央之意,以免仇视先生者利用这个局面为攻击先生之具。难进易退,为大丈夫处世的风度;而在不得已时整军而退亦正是军人的本领。”
张学良回信表示受教,但他的部下坚决反对他离职,中央也莫可奈何。鉴于舆论对张学良的谴责实在太过强烈,蒋介石相信张学良应当对民意有所交代。他向张提出三策:一、不辞职而带兵入热抗日;二、辞职而带兵入热抗日;三、辞职而改组北平绥靖公署。结果,张学良选了第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