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综上所述,受大革命影响,以刘志丹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占主导地位是西北根据地得以仅存的主观原因;位于西北一隅,是根据地得以仅存的客观条件;毛泽东、党中央及时纠正陕北苏区肃反的错误,则从政治上巩固了陕甘宁边区的苏维埃政权。
本文摘自:《解放军报》 作者:陈典宏 李秦卫 原题为:《陕甘:唯一没丢的革命根据地--访党史专家、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刘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中国的南方、北方先后建立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但保存下来的只有陕甘革命根据地。那么,陕甘何以硕果仅存、成为唯一没丢的革命根据地呢?为此,我们走访了党史专家、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刘煜。
记者:陕甘革命根据地包括陕甘边和陕北,党中央和红军长征在此落脚,并开创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新局面。您能不能把党中央到来这里之前的情况介绍一下?
刘煜:在大革命时期,陕西是中国北方受到革命运动影响最高涨的省份。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中央和陕西省委的领导下,1927年到1928年这里就曾爆发过大小70多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它为党领导群众武装斗争积累了经验。刘志丹、谢子长等发动群众,建立工农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记者:陕甘根据地当时的敌我形势是怎样的?
刘煜:与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相比,西北革命根据地远离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没有直接伤害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利益。因此,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蒋介石把“围剿”的重点放在南方各个根据地,这就为西北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记者:由于错误路线的干扰,陕北根据地也遭到几次严重的挫败,后来是怎么保存发展下来的?
刘煜:1932年底,中央派陕西省委书记杜衡担任红二十六军政委,他执行“左”倾路线,蛮横撤销了刘志丹的一切职务,把谢子长也调出部队。他不顾刘志丹的反对,一意孤行,率红二十六军主力南下,结果全军覆没。在这样的情况下,杜衡被强大的敌人所吓倒,私自离开部队,不久被捕叛变。
1935年2月,在刘志丹、谢子长领导下,成立了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实现了两个苏区(陕甘边与陕北)党组织和两支红军(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的统一领导。长期被分割的两个苏区连成一片,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人口90万,建立了20多个县的苏维埃政权,红军主力扩大到5000人,游击队发展到4000人。这都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创造了条件。
记者:西北苏区曾发生了错误的肃反,后来是如何走出危机的?
刘煜: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的党中央、毛泽东听到陕甘边区干部与群众反映了肃反的严重情况,立即予以纠正。正如中共中央(1983)28号文件指出的那样:“1935年9、10月间,发生了错误肃反,使这个硕果仅存的苏区陷入非常严重的危机,只是因为党中央的到达才得以挽救。”
综上所述,受大革命影响,以刘志丹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占主导地位是西北根据地得以仅存的主观原因;位于西北一隅,是根据地得以仅存的客观条件;毛泽东、党中央及时纠正陕北苏区肃反的错误,则从政治上巩固了陕甘宁边区的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