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 主席要求队伍 要经东交民巷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北平入城式是两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是毛主席要求队伍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的。”马句回忆道,“旧中国这里是帝国主义的天地,中国的军警都不得进入。而今,北平解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昂首阔步通过,宣告那段耻辱的历史结束了。”
日前,一个普通的午后,记者来到位于东交民巷的原美国大使馆门前。很难想象,当年入城的队伍就是从这条现在并不起眼的道路上经过的。
入城式是由当时的平津前线司令部筹划的,但入城路线则是由东北野战军来拟定。根据《炮兵史料》记载,当时野战军的几位团长先在图上研究选择入城式的行进路线,并确定先由炮四团团长徐昭、装甲团团长丁铁石带两台车进城勘察。
筹备 为防特务破坏 没有广泛宣传
按照计划,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个师和特种兵的6个团参加入城式。接到命令后,部队立即组织炮兵第2指挥所的摩托化炮兵第4、第5、第6团,高炮第1团,坦克团和装甲车团,开赴南苑机场集中训练。部队训练十多天时间,主要练习入城式队形。
而在城内,马句在入城的第二天,即被任命为前门大街入城式维持秩序的负责人。“我两天没睡好觉”,时过60多年,马句回忆入城式前和入城式当天的情况时,对当时的压力和紧张仍记忆犹新。“北平刚解放两天就举行这么盛大的军民联欢活动,我心里真的没底。”当时为了防止特务搞破坏,入城式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并没有在北平城内广泛宣传。
“当时学校和工厂里的地下党员们,组织的学生和工人队伍被安排站在欢迎队伍的最前面。”马句担心入城式过程中出现问题。“其实那天我是带着枪的,就是防止过程中出现情况。”“整个入城式秩序井然,热闹非凡,没有发生任何事。”马句说。
盛况 士气十分高涨 装备异常精良
1949年2月3日,是农历正月初六,那一天北风呼啸,天气很冷。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入城仪式盛大举行。
入城部队分两路,一路从南苑出发,从永定门入城,经永定门大街、前门大街,过前门,进入东交民巷,再经崇文门内大街、东单、东四、北新桥、太平仓,与另一路从西直门入城的部队会合,再折向南行,经西四、西单、西长安街、和平门、骡马市大街,由广安门出城。另一路则由西北面的西直门入城,会合之后向南走,由西长安街转和平门,向西出广安门。
上午10点,4颗信号弹发射升空,入城式开始。入城式游行队伍以装甲车为先导,第一辆车上插着红色指挥旗,旗子在呼呼的北风中飒飒作响。指挥车引导着装甲车队一条线似的列队前进。在前门大街上,装甲车队被欢迎的群众围起来。学生们爬上装甲车贴标语,标语贴完了,就用笔在炮上写。最后,战士们的身上也被写上了标语:“庆祝北平解放!”“欢迎解放军”、“解放全中国!”
随后的是高悬毛主席、朱总司令肖像的4辆红色卡车,满载着乐队。铜管乐器金光闪闪,吹奏着进行曲。
前门箭楼还临时设了检阅台。登上前门箭楼检阅入城式部队的有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和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彭真、北平市长叶剑英,还有北平联合办事处全体代表等。
这次入城式,在全国和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家外国通讯社当天从北平发出的电文稿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规模空前未有,士气十分高涨,装备异常精良,实为一支强大的有战斗力的部队。”“中国革命方兴未艾,南京当局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