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3月20日,自感羽翼丰满的蒋介石开始走向背叛革命的道路,一手炮制了“中山舰事件”,这是他与中国共产党决裂的第一个信号。事变发生伊始,周恩来闻讯前往,也被软禁于广州铸币厂达一天之久。为此,他义愤填膺,在铸币厂打通了蒋介石的电话。蒋有点惊慌地在电话那头说:“周主任,你有何事?”
“我很遗憾,有人在两党之间制造分裂,挑拨是非,把40多名共产党员扣押在这里,我希望你能合理解决这件事情。”
“哦,所谓‘中山舰事件’,纯系有人挑拨,我不相信共产党会做这样的事!”
“本来,廖(仲恺)案发生后,我们两党曾联合一致,甄别出许多反革命分子。现在为什么又祸起萧墙呢?听说,你还下令包围了苏联顾问的住宅!”
“谣言,通通是谣言!”
“不管如何,亡羊补牢吧,请你下令释放被扣押的同志。”
慑于周恩来的威望和影响,蒋介石很快下令将他们释放了。这时,周恩来已清醒地意识到,他与蒋介石之间的裂隙越来越大,因此没有再回黄埔军校工作。
拒拉拢分道扬镳
1926年7月,国共两党决定了北伐大计,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出师之前,张治中请求,让周恩来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一职,以便加强两党的合作,蒋介石一口回绝道:“不必了,你实在要坚持,我看就让他担任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吧。”随后,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也向蒋介石举荐周恩来:“我实在羡慕他的计划性和组织力,无疑,北伐有了他,将如虎添翼!”这使蒋介石不能不再次考虑重用周恩来的问题。其实,他自己也是打心眼里佩服周恩来的,他感到在国民党里,无论元老还是新秀,还没有一个人能与之相匹敌,若能得到他的帮助,对自己将是非常有利的。
为了拉拢周恩来,蒋介石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特意宴请周恩来。席间,他对周恩来和另一位作陪的共产党员恽代英说:“你们都是我的江浙同乡,凡是同我共过事,在一起训练过军队、打过仗的共产党人,我都以知己看待。”“我希望恩来兄能与我一道北伐。”
周恩来婉转地拒绝道:“此事只能由中共中央决定,我个人难以抉择。”
“你真顽固呀,我本想请你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可你……你吞吞吐吐,这样吧,等北伐胜利归来,你再回黄埔来。”
“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周恩来与蒋介石彻底决裂。面对蒋介石的反革命嚣张气焰,周恩来冒着腥风血雨,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组织领导武装暴动,由此走上了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反抗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道路。蒋介石恼羞成怒,曾紧急下令悬赏8万元缉拿周恩来,却无果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