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近代变革 > 黄埔军校红色记忆:毛泽东介绍“黄埔奇才”入校--特色总网(4)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黄埔军校红色记忆:毛泽东介绍“黄埔奇才”入校--特色总网(4)
时间:2012-01-29  

  黄埔军校如同一条“纽带”,以师生同窗为名,以民族大义为重,促进着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黄埔军校原先的校舍,在抗日战争中被毁坏殆尽,荡然无存。如今人们看到的建筑,是20世纪末在原地基的位置上按原貌重新修建的。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记者来到走马楼中路最后一进的天井,看到了最西侧的一排黄色地砖——这是楼内惟一保存至今的原建筑部件。地砖已显得十分古旧,裂纹纵横,青苔斑驳,明显有别于一旁复制的新砖。遥想当年,无数后来成为国共两党重要人物的黄埔师生曾在这些地砖上比肩同行,脚印迭重。在复原的军校自习室和学员宿舍,记者不难体会当年黄埔同学们白日对面苦读、共研主义,晚上抵足而眠、卧谈国是的深情厚谊。

  抗日战争狼烟乍起,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在民族大义的旗帜下,当年的黄埔同学重又并肩作战,在抗日战争史上共同书写了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淞沪会战、平型关战斗、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几乎每一场重大战役战斗,都可以看到国共两党的黄埔师生捐弃前嫌,驰骋疆场的英姿。他们不畏艰险,英勇作战,尽显黄埔军魂,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不朽战功。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黄埔一期生左权为抗击敌寇,血洒太行山上,成为抗日战争中黄埔人的杰出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昔日土地革命时期曾经出现的景象又一次重现:在一些最为关键的战场上,双方的统帅往往就是黄埔军校的同学。然而,双方的强弱之势逐渐发生了逆转,正义之师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蒋介石麾下的陈诚、胡宗南、郑洞国、范汉杰、杜聿明、黄维等一大批黄埔名将,最终难以逃脱一败涂地的结局,而将他们掀落马下,很多正是他们当年黄埔军校的同窗。在此期间,也有不少黄埔出身的国民党将领投向光明,在同窗的帮助下,选择了新的人生道路。

  史海寻踪

  国共两党的黄埔师生在抗日烽火中再次携手

  “西安事变”爆发后,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尽快形成,1936年12月29日,红军将领徐向前、陈赓、左权、曾希圣等黄埔同学发出《致国民革命军黄埔同学书》,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延安黄埔同学会亦在他们的倡导下于1941年成立。

  史海寻踪

  解放战争中黄埔同窗的特殊重逢

  解放战争中,一些黄埔军校的同窗再次交手。1946年,胡宗南对晋南大规模进攻,其对手就是当年的老同学陈赓。胡宗南用11个师与陈赓4个旅交战,结果却是一败再败。陈赓每逢捉住敌军将领,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陈赓,和你们胡长官是黄埔同期。”

  1948年陈赓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参与围歼黄维兵团。是役,杜聿明、黄维等国民党将领终于等到了与昔日老同学重逢的机会,不过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是,重逢的地点竟然会是在解放军的战俘营里……

  并非结束语

  走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对面十米外相隔就是珠江。清风徐来,撩开江面的沉沉雾霭,也慢慢拨散了历史的烟云。数十年间,一代代黄埔师生曾经一起闻鸡起舞,也曾一度反目成仇;曾经一度并肩作战,也曾屡屡剑拔弩张。在历史的浪涌中,他们合而又分,分而复合。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重叙同学之情、战友之情、骨肉之情如今成为黄埔人的心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黄埔同学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黄埔军校如同一条特殊的精神纽带,将中国人联系在一起。发扬“爱国革命、团结合作”的黄埔精神,在今天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的统一而努力奋斗!”黄埔军校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话语如黄钟大吕,至今仍仿佛响彻在军校的礼堂里,回荡在神州上空、海峡两岸。

  (本版顾问:军事科学院陈宇,广东省委党校曾庆榴;本版图片: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提供)

  附录

  黄埔军校走出的共和国将帅

  元帅(5人):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

  大将(3人):陈赓、罗瑞卿、许光达

  上将(8人):张宗逊、周士第、郭天民、杨至诚、陈奇涵、陈伯钧、宋时轮、陈明仁

  中将(9人):阎揆要、唐天际、谭希林、郭化若、王诤、倪志亮、彭明治、常乾坤、曾泽生

  1955授衔的少将(8人):曹广化、洪水、袁也烈、廖运周、李逸民、周文在、方之中、张开荆

  此外,还有1955年未授予军衔或授衔以前已经牺牲的我党军职以上黄埔师生53人:

  周恩来、熊雄、鲁易、恽代英、雷经天、徐成章、杨林、胡公冕、李之龙、李汉藩、许继慎、黄敖、董朗、彭干臣、蔡升熙、唐澍、冯达飞、孙德清、刘畴西、左权、宣侠父、袁仲贤、周逸群、熊受暄、肖人鹄、吴光浩、朱云卿、段德昌、李天柱、伍中豪、何昆、李鸣珂、刘志丹、曾中生、王世英、袁国平、李运昌、赵尚志、潘中汝、陶铸、黄公略、李青云、项英、李富春、王良、李超时、徐彦刚、邓萍、刘型、张友清、程子华、夏曦(此外,张国焘也曾在黄埔任教)。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德惠战役后俚语:只要不打新一军 不怕中央百万兵--中国特色总网
下一篇:汪精卫的谬论:秦桧是好人 与岳飞是抗敌手段不同--特色总网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