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政经史话 > 林毅夫:全球金融危机正转变为实体经济危机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林毅夫:全球金融危机正转变为实体经济危机
时间:2009-06-18  
  ——访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从金融危机逐渐转变为实体经济危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可能最早见底。  危机性质已发生变化  中国证券报:近来各主要经济体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有好有坏,但最近市场的乐观情绪却在上扬,有观点认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或许已经触底。对此您怎么看?  林毅夫:由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采取了大力度的应对措施,应该讲金融市场的崩溃可以避免,但是不是完全稳定或者说触底,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这次危机正从金融危机变成实体经济危机。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有6年高速增长,很多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和制造业,造成产能过大,而现在需求突然下降。这带来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泡沫破灭,财富减少;二,金融领域的去杠杆化,资金相对减少;三,美国消费和储蓄必须重新平衡,造成消费进一步减少。  我觉得现在的危机主要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机会就少;企业开工状况、盈利状况就会不好;盈利状况不好,就业预期就不好,消费信心就很难真正恢复。这种状况也会使金融市场无法完全稳定。而金融市场的问题主要是不良资产的问题,但是,产能过剩会加大通货紧缩的压力,资产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另外,市场需求也会进一步下降,企业盈利状况进一步下降的话,那不良资产会更多。  危机进入到目前阶段,如果实体经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金融市场也很难完全稳定,更何况实体经济危机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失业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等。  中国经济可能最早见底  中国证券报: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哪一个经济体会最先复苏?  林毅夫:我认为中国经济可能最早见底,因为中国的财政状况较好,外汇储备较多。另外,中国正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对危机,如果从占GDP的比例来讲,我们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另外,中国有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  从数据观察,第一季度的中国工业生产已出现了回升。但是,中国经济会不会很快地恢复到2008年以前的两位数的增长,这必须有赖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我估计,中国经济维持7-8%的增幅应该没问题,今年没问题,明年也没有问题。  中国证券报:那请您预测一下中国经济复苏将出现怎样的态势?  林毅夫:我想,这会是小的W型增长,而不会是大的W型。而且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波动,但应该在7-8%之间波动。要恢复到9%以上的增速,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对目前的危机,中国相对来讲是游刃有余,因为财政有盈余,外汇储备庞大,让决策者有很大的政策空间。中国本身经济的发展,就是对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一方面中国发展了,对世界财富增加就多,对世界贫困的解决贡献就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后,就会给其他国家提供市场和机遇。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应改革  中国证券报:目前,有观点认为应该建立新国际储备货币以替代美元,这其实都牵涉到美元的汇率变动问题。您怎么看中国在美国投资的风险问题?另外,应该怎样改革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林毅夫:目前来讲,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如何实现稳定,怎么渡过难关,是全球的头等大事。美国经济实现稳定、渡过难关,对美国、对世界、对中国都非常重要。这是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首先要有的清醒认识。  中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其中的风险,不在于美国会赖账,因为它是一个储备货币国家,它还可以印钞票来还钱。问题在于币值的问题,但短期来看,美元汇率还上扬,这里面有它的原因。  首先,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美国企业高度杠杆化,很多资金流到国外去,现在金融机构为了自保,去杠杆化,所以资金回流,这样对美元需求就大。  第二,这是全球性的危机,美国固然遭遇危机,其他国家同样遭遇危机,日本经济今年下滑幅度预计在5-6%,欧洲国家下滑在4-5%,美国相对下滑幅度要小。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经济相对安全,所以很多钱回流到美国来。  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大量印刷钞票,长期来讲美元是看跌的。如果这样的话,美元就会失去人们对其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  到底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比较好,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占到了世界经济比重的50%,美元是国际贸易领域最通用的货币,所以美元就自然成为储备货币。从未来说,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比重将会下降,欧盟目前的经济规模和美国差不多,中国经济比重则会不断增加。因此,未来美元的地位跟在二战刚结束时会大不一样。  将来如果IMF特别提留权(SDR)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像在这次危机中存在的Too bigtofail(大得不能倒)的问题。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即使它的宏观经济没管理好,外界也不可能允许它崩溃,国际社会也必须花费巨额国际储备货币来解决美国问题。  至于将来形成一个什么样国际货币体系,各界应该将问题拿到桌面上来,共同讨论,集思广益。  不应炒作人民币问题  中国证券报:在不久前的《华盛顿邮报》上,您和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共同发表文章,呼吁中美建立G2体系。您能谈一下这篇文章出炉的背后吗?  林毅夫:目前的金融危机,各主要经济体必须要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中美两国是最有可能以比较大的力度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当时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声音还在谈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但实际上中美两国经济失衡的问题,不是汇率造成的,而是结构性的问题。  所以发表这篇文章,就是以正视听,让大家不要只看问题的表象,而应该看到本质。把这些问题都归罪于人民币汇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使危机进一步恶化。  我认为,其实在2003年后,就应该认定中美两国经济失衡是结构性的问题。如果不是炒作人民币汇率,也许当时就可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结构性的问题。  在现在金融危机中,如果还在谈汇率问题,如果人民币因此大量升值,中国失业率会大量增加,当然对中国不利;但美国进口产品价格会更贵,也会加剧危机,增加美国失业率。  我们应该看到问题的实质,所以当时我和佐利克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大家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并对症下药。(特约记者刘洪)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最高法院意见:避免企业借破产逃废债务
    下一篇:国家工商总局:4020台问题下乡家电被查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