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留下的论述《论语》,流传了2500多年,不只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为五大洲的人们所推崇,《论语》已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孔子曾任过鲁国的“司空”和“大司寇”。“司空”不是个小官,位列上卿,主管全国的土木工程。“大司寇”是国家最高的司法行政长官。
孔子游说列国,行经卫国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孔子答“奉粟六万”。六万小斗,当合今天的二千担。按每担120斤计算,为24万斤。粟,是小米,按今价1.5元计,孔子年薪36万元,这还不包括周游列国的馈赠。当时的王侯将相还都有封地,孔子封地多少,产多少粮食,能折合多少钱?《论语》中没有提及,总之,孔子是有钱人,是可以周游列国的富翁。
孔子虽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他不是个挥霍无度的人,也不是个守财奴。他肯接济人,但有个原则叫“周急不济富”。
《论语》中有一章,这样写道“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矣。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成白话是:子华(孔子的学生公西赤的字)出使到齐国去,冉子(冉子名有,也是孔子的学生)为子华的母亲请养米,孔子说:给他一釜吧(一釜约合今天一斗二升八合)。冉子请求增加,孔子说加一庚吧(约合今四升八合)。冉子给了米五秉(约合今十六担)。孔子说:“子华去齐国,车前驾着肥马,身上穿着皮袍,我听说了。君子只周济急需的人,而不接继富人!”
看了以上的论述,您可别以为孔子抠门儿,《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呢: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孔子的学生,姓原名宪,字子思。家贫,孔子任鲁国的大司寇时,原思曾做过孔子家的总管)译成今天的白话为: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了他小米九百斗,他不肯要。孔子说:不要拒绝,拿这些去给你的邻居们吧。
您瞧,一个有人为之求,而不愿给。一个不想要,却非要给不可。这和抠儿或大方无关,孔子的原则就是“周急不继富”。这也成了2500年来,人们遵循的信条。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知名笔者写的一篇文章。那位笔者为了深入生活,到了一个偏僻的乡镇挂职,一天他接待了一位乡民,是要求救济的。那位乡民衣着又脏又烂,这位笔者为之感动,就带头捐赠了一些衣服。几月后,笔者与乡干部来到这个乡民家,见捐赠给他的衣服都被扔在了潮湿的地上,有的竟糟烂了。那位乡民依然穿着他那身脏烂的旧衣,这位笔者才领悟出,这身脏烂旧衣服,是他平日里装穷相,和讨要救济的行头。笔者虽然心中不快,但见这位乡民住的房子东倒西歪,屋顶露天也感慨不已。笔者与乡镇干部们商议后,还是决定要给他捐钱盖新房。那位乡民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心安理得,毫无感恩之情。
等房屋盖好,屋顶要上瓦了,那位乡民却提出来屋顶要铺油毡,不要铺瓦。笔者把同行的乡镇干部叫到一旁问其原因,同行的乡镇干部说:铺瓦,是长久之计。铺油毡,二年就得漏雨。他要铺油毡,就是为了接着讨要救济!笔者听了不由长长的“咦——!”了一声。
作者在文中写道,这都是多年的大锅饭,惯出来贪、懒的臭毛病。虽然改革开放多年了,可还是有人抱着“越穷越光荣”的招牌不放,要想使他们走勤劳致富的道路,光是经济上的救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要让他们能自尊、自强也难。作者无奈的称这种人为“垃圾户”!
孔子的那位学生原思虽穷,但穷而不贪不堕,其行愈坚,其志愈远,令人景仰。如今这位乡民,却是以穷要挟,穷得贪婪,穷得没了廉耻,其行令人齿寒。
《论语》中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成白话是:君子懂得道义,小人明白的只有利益。看来似作者笔下的那个无赖乡民,古来就有。(孙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