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新闻的采写者、曾担任新华社副社长的李普,近日回忆了这条新闻采写的幕后故事。
毛泽东传递字条
1949年8月底,我奉命由位于武汉的新华社中南总分社调回北平新华总社。第一个任务,就是与另一位新华社记者李千峰一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10月1日天安门开国大典的报道。
我和李千峰基本上是每天轮流采写报道,有时也两人一起去。10月1日,正好轮到我采访,当天发的政府公告和庆典活动的消息都由我采写。
10月1日下午两点多钟,我跟着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时,我就站在毛泽东身后不远的地方。
毛泽东宣读完公告后,我上前向他要稿子。他知道我是记者,指着一张字条叮嘱说:“这个纸条你注意,千万不要丢掉了,照此发表,不要漏掉了。”毛泽东宣读的公告稿是铅印好的文件。当时没有电脑,时间又紧,所以,临时在上面别了一张用毛笔写的字条。这份由毛泽东签字并写有批语“照此发表”的原件,后来就留在了我的手里。
委员都写上名字
原来,10月1日上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张治中建议,在《公告》里公布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名单。《公告》原稿中,只开列了主席和6位副主席的姓名,接着写的是“陈毅等56人为委员”,其他55人都省略掉了。毛泽东当即明确表态:“好,把56名委员名字都写上去,可以表示我们中央人民政府的强大阵容。”大家听了都热烈鼓掌。
在这份名单中,许多非共产党人担任了重要职务。6位副主席中,有宋庆龄、李济深、张澜3位;56位委员中,占27位,差不多一半。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为争取民主自由而奋斗的知名人士,以及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各方面各派的实力人物,可谓尽在其中。这在国内国际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没有提问的采访
进入老年以后,我越发明白了,那次采访很差劲。
我注意了用眼睛看,搜索现场。这是对的,我早已习惯这样做。在天安门城楼上,作为记者,我不需要像别人那样站在固定的位置上观看庆典,可以四处走动,寻找现场感。但是,尽管参加庆典的不少开国元勋和知名人士我都认识,当时并没有现场提问,这就太差劲了。在抗战“陪都”重庆,外宾来访,人家刚到,就有记者问人家有什么感想,这很可笑。可是在开国大典这种场合,那些开国元勋哪怕是面对这样很幼稚的提问,也是有得说的,至少我还可以同他们谈谈天。我却没有开口,只是走来走去。
这篇新闻只写了八九百字,记述了开国大典的现场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