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所创造的“依靠和发动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做法,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由此,“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
毛泽东同志批示后,枫桥的干部群众以生动的实践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使枫桥经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创造了改造流窜犯和帮教失足青少年成功经验,十年动乱结束后,枫桥在全国率先给“四类分子”摘帽,摘掉一顶帽,调动几代人,为全国范围的拨乱反正提供了好的范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枫桥干部群众继承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经、新办法,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枫桥也再次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典范,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在全国学习推广。
改革开放以后,枫桥经验的发展可分为二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枫桥经验二十周年至三十五周年(1978—1998年),第二阶段为三十周五年(1998年至今)。
第一阶段,枫桥经验主要特点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保稳定,促发展”为主线,在全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狠抓社会稳定,发展和形成了“党政动手,依靠群众,立足预防,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枫桥经验,实现了“矛盾少、治安好、发展快、社会文明进步”良好局面。其主要创新点是创造了行之有效的“四前工作法”。即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第二阶段,枫桥经验的主要特点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发展为主线,形成了“以人为本、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时代特色,创造了“靠富裕群众减少矛盾,靠组织群众预防矛盾,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新经验。其主要做法为五个推进。即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大限度地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推进预防化解矛盾工作机制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就地;推进管理理念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阵地前移。其主要创新点:在四前工作法基础上,建立完善了“四先四早”工作机制,即“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枫桥调解会与枫桥法庭联合,探索出了“抓住拆前环节,进行普通指导;抓住诉时环节,进行跟踪指导;抓住诉中环节,进行个别指导;抓住诉后环节,进行案例指导”的四环调解工作指导方法。在归正人员帮教上,形成了三延伸帮教机制,即“事先向监狱延伸,事中向生产生活延伸,事后向巩固提高延伸”。
枫桥经验40周年(2003年)以来,根据形势发展和要求,坚持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在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探索:加强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综治工作资源,实施了综治进民企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建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等延伸综治工作手臂,开展了平安八进八创、民主法治村建设、综治网格化管理等一些特色性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