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杨汛桥的发展变化可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杨汛桥还是浙江省的重点扶贫乡镇,但是,到了2005年,在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镇”评比中,杨汛桥镇已经连续3年雄踞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浙江第一镇”。
杨汛桥经济的成功,主要源于杨汛桥本土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它同时拥有“浙江玻璃”、“永隆实业”、“宝业集团”、“展望股份”、“长江精工”、“轻纺城”、“精工科技”等7家上市公司,宛如“七剑下天山”,震动国内外。杨汛桥也因此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境外上市公司最多的乡镇,形成了资本市场上经济学家和媒体十分关注的“杨汛桥现象”。上市融资,成为助推杨汛桥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次产权改革奠定了杨汛桥发展的制度基础
1993年,杨汛桥镇的企业从集体乡镇企业改制成半集体半民营乡镇企业,个人能享受到股份分红权,但是没有所有权;第二次改制使半集体半民营企业转变成了民营控股企业,但其中仍然有20%的股份为集体共同持有;2001年底,杨汛桥镇政府把镇里留在那些已改制企业中的集体股权变现后全盘退出,标志着第三次改制的完成。
经过三次改制,杨汛桥镇政府不仅把企业完完全全地推向了市场,同时也为其今后的再度“改制”尝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扫清了所有的“外部”障碍。
海内外上市创造了杨汛桥模式
公司上市的序幕从光宇集团开始。“世界500强,没有一家不是上市公司,没有一家是靠自身积累成为500强的。”光宇集团的冯光成董事长深有感触地说。光宇集团“浙江玻璃”于2001年在香港上市,一下子融资6亿元,企业的资本金从4亿元增加到10亿元。作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冯光成在融资之外还有更多的收获。他说,上市使企业的资信程度大大提高,也使人才引进增加了筹码。上市还使公司在向国际化迈进的道路上进一步规范化。
企业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继“浙江玻璃”上市后,“永隆实业”、“宝业集团”、“展望股份”、“长江精工”、“精工科技”等也相继在国内外上市。杨汛桥镇现拥有7个上市公司,形成了“杨汛桥现象”。目前,“绅花纺织”“兴盛控股”等一大批规范化的股份公司,作为上市后备军,也正择机进军境内外资本市场。
“三永精神”是推动杨汛桥发展的根本内驱力
“杨汛桥现象”的产生,缘于企业自主的资本扩张意识。杨汛桥镇党委对“永不平庸,永不放弃,永不满足”的杨汛桥精神的诠释,揭示了“杨汛桥现象”的根源:“永不平庸”体现的是一种“要么不干,干则一流”的创业理念;“永不放弃”体现的是一种“认定目标、执着追求”的意志品质;“永不满足”体现的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想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