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矛盾:教师城乡分布不均衡;学历水平、职务结构城乡不均衡;学科结构不均衡;城市与农村教师、强校与弱校教师收入水平差别明显。
主要措施: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加强教师教育体系,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培养;实施大规模的教师全员培训,大幅度提升教师素质;健全教师用人机制和管理体制。
新年伊始,教育部发布的今年关于基础教育工作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教师是根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均衡。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意见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日前,记者专访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
师资水平不均衡仍是突出矛盾
记者:从全面普及到全面免费,义务教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众所周知。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义务教育师资水平如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管培俊: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具有本专科学历教师成为新增教师的主体。从学历水平和职务结构看,城乡教师的差距也正在缩小。教师总量有所增加,生师比在下降,说明师资配置状况总体上在得到改善。
但是,义务教育师资水平不适应、不均衡的问题仍然是十分突出的矛盾。不均衡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一是教师城乡分布不均衡。由于我国经济二元结构和城乡差别,加之一些地方长期有编不补等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城市超编和农村紧缺并存,农村教师补充困难重重,城乡教师余缺难以互补。二是学历水平、职务结构城乡不均衡。2008年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比例,农村比城市低20个百分点;本科学历的中学教师,农村比城市低28.8个百分点。三是学科结构不均衡。部分学科教师严重紧缺。不少农村学校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科目因教师不足难以开足开齐。四是城市与农村教师、强校与弱校教师收入水平差别明显。一些地方农村学校骨干教师严重不足。教师逆向流动没有根本扭转。
记者:您认为提高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素质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管培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二是教师用人机制,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目前教师地位和待遇有了较大改观,但是总体上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特别是农村教师生活条件、医疗、住房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教师用人机制和管理体制还不适应,治事用人脱节,进人把关不够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亟待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和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教师队伍从整体上看还不能适应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农村师资力量尤为薄弱,直接制约和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同时,对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高素质教师的期盼,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亟待制度创新;一些地方淡化弱化教师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师范生生源质量亟待改善,鼓励优秀学生读师范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高师院校教师培养模式以及课程教学亟待改革;农村教师培训提高机会不够,教师培训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改革创新,突破难点,努力开创教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努力促进师资队伍均衡
记者:教育部《意见》提出“两步走”的目标:到2012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实现基本均衡。从师范司所承担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角度,我们该怎样具体描述这两个目标,它们的内涵和标准是什么?
管培俊: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两步走”的战略目标,综合考虑学龄人口规模、班额、生师比等因素,我国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队伍总体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今后几年中,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要有较大幅度提升。中小学教师城乡分布的结构性矛盾逐步缓解,趋于合理,班师比和生师比得到改善。保证每所学校配足配齐教师,开足开齐课程。
到2020年,为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小学教师应当基本具备本科学历。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实现城乡统筹,基本均衡。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每个课堂都拥有合格教师。
记者:为达到上述目标,中央和地方如何相互配合?国家在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和补充上将采取什么措施和办法?
管培俊:近年来,国家先后推进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师范生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等重要政策和举措,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为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中央地方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推进制度创新。在具体工作中要特别强调坚持分区规划,坚持分类指导,坚持分步实施。在教师培养培训和补充配置方面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合理确定教师编制和岗位,千方百计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师资总量、结构和素质的要求。师资配置要向农村学校倾斜,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加大教师补充力度,保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自然减员及时补充。扩大实施国家“特岗计划”,逐步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支持各地实施地方“特岗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学校任教服务。建立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定期或有序交流制度,推动师范院校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实习支教,强化师范生实践环节,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支持农村教育。
二是完善加强教师教育体系,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培养。鼓励省级统筹,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就业、免费培养等措施为师资紧缺的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根据教师供求变化,科学确定师范生招生规模,优质师范院校适当扩大培养规模,不符合要求的院校逐步减少直至停止招生。完善师范类专业审批制度,规范中小学教师培养,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三是实施大规模的教师全员培训,大幅度提升教师素质。以农村教师培训为重点,组织实施五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大力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形成教师培训学分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晋升紧密挂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教师培训保障机制,各级政府都应当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的5%要保证用于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培训资源和培训基地的建设。
四是健全教师用人机制和管理体制。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强化教育教学能力考试考核。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加强省级统筹,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提高新补充教师质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掌握教师编制需求情况,加强统筹协调。要形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统一管理制度,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科学设置职务等级,完善激励机制。
记者:师范司今年将主要开展哪些相关工作?
管培俊:师范教育司将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教师准入机制和推进重大创新举措为抓手,大力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教师补充机制,促进师资均衡配置,为推动教育事业内涵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主要工作,一是研究制定加强新时期中小学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指导意见。总结推广各地典型经验,探索破解难点问题。二是深入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完善细化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和攻读教育硕士等相关政策,做好2011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准备工作。三是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加强省级统筹,严格招聘条件,强化考试考核环节,进一步提高招聘质量。推进地方“特岗计划”,建立教师补充新机制。做好2007年招聘特岗教师服务期满留任工作。四是开展大规模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0—2012)》(国培计划)。研究制定“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指导意见等。五是完善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强化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考查,启动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试点等。
记者:据了解,2010年中央支持教师培训经费将大大增加,这些经费将主要投向哪里?
管培俊:按照“国培计划”(2010—2012)的总体部署,将以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为重点。2010年“国培计划”主要项目将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优秀教师境外研修、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高中课改骨干教师培训、边境民族地区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项目,培训全国上百万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