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鞍山交通运输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不断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鞍山交通运输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大发展、快发展时期,书写出一个又一个历史的新篇章。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鞍山北临沈阳,南接大连,西靠营口,哈大公路、长大铁路纵贯鞍山市境内。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令人刮目相看。改革开放前,鞍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十分完善,全市仅有各级公路不足百条,公路总里程才1454公里,而且公路等级水平较低,路面窄小,桥梁涵洞较少,还常常因大雨受阻不能畅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伴随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总体格局的形成,鞍山人强烈地意识到:交通运输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需要交通先行。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公路建设上制定了“全面规划,重点发展,科学管理,保障畅通”的方针,转变观念,大力推进交通事业的改革,在国、省干线公路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发展县、乡、村三级公路的建设,并狠抓道路建设的质量,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经过三十年的建设改造,全市公路布局更加合理,交通更加顺畅,现已形成了以沈大高速公路为依托,国、省干线公路和城市出口道路为骨架,县、乡、村公路为纽带,专用公路为辅助,城乡一体,适度超前,四通八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鞍山的交通运输业显示出了勃勃生机,交通运输环境得到了历史性的巨变。
到2007年底,鞍山境内已建成各级公路1595条,公路总里程6933.6公里,比1978年分别增加了近1500条5780公里,年均递增6.0%公里。国道公路1条77公里,增加20公里;省道公路12条774公里,增加8条525公里;县道公路25条591公里,增加2条57公里;乡道公路279条2313公里,增加202条1505公里;村道公路1274条3165公里,增加近千条3000多公里;专用公路4条13.5公里,增加2条4.5公里。
1990年,沈大高速公路鞍山段的建成,结束了鞍山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延伸了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黄金通道。全长348公里的沈大高速公路在鞍山境内共有57公里,并在西柳这个全国著名的轻纺产品集散地设有出口,带动了沿途地区经济的发展,为鞍山加速对外开放、对外交流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使鞍山境内等级公路中增加了57公里高等级公路。
桥梁建设飞速发展。鞍山是个多河流地区,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长期阻碍交通运输,为了解决桥涵建设问题,1978年以来,市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连续在太子河、浑河、辽河等地建起了各类桥梁,使昔日天堑变通途。到2007年底,全市共建桥梁总数达2281座/57494米,比1980年末增加1933座/49652米,其中特大桥2座/2971米,填补了改革开放前的空白,架桥铺路造福了民生。
海岫铁路建成通车。1990年10月22日,一声长笛在海城城北上空响起,一列火车载着各级领导、各路来宾,开出海城三里站,向终点站岫岩奔驰而去。这一长笛,宣告了岫岩县仅靠公路运输的历史结束。祖祖辈辈没有见过火车的山区人民,不仅看到火车,而且可以坐上火车。
海岫地方铁路是辽宁省目前最长的一条地方铁路,与国铁长(春)大(连)线海城站接轨,起点海城三里站,沿途设10个站点,终点岫岩县,线路为单线,按国家(三)级铁路标准设计完成。海岫地方铁路建成至今,坚持为海城市、岫岩县人民服务的宗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海城市、岫岩县人民致富和发展城乡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铁路沿线人民以铁路为依托,积极开发当地资源,兴建厂矿,大力发展经济,一些山区的绿色食品已打入国际市场,一些大中型企业已在海岫铁路沿线铺设7条专用线,总长达7.8公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十年的公路、桥梁、铁路建设,做到了建、养、管、收协调发展,路况质量全面提高。公路修到哪里,就绿化、美化到哪里,把生态交通、绿色交通理念贯穿于公路建设之中,做到了公路建设与环境美化的和谐统一,让每一条公路不仅成为承载地方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也成为展示鞍山形象的景观大道和观光大道。全市乡级以上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到77.6%,比1978年提高20.7个百分点,从公路等级看,一级公路里程205公里,填补了改革开放前的空白;二级公路里程900公里,三级公路里程1960公里,比1978年分别增加815公里和1100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到3818公里,比1978年增长10.4倍。晴雨天通车里程6832公里,比1978年增长9.9倍,已绿化里程2262公里,比1978年增长2.1倍,文明样板路里程429公里,其中,国家级文明样板路66公里,省级文明样板路363公里,填补改革开放前的空白。
农村公路建设成效喜人。2007年末,农村公路里程达到6069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7.5%,在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基础上,835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793个村通油路,占村总数的95.0%。改革开放前,全市仅有不到50%的乡通油路,村谈不上通油路,通公路的村都屈指可数。改革开放后,农村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公路密度不断增加,现已达到76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的飞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长期落后的局面,出行环境的改善,增加了农村客流、物流、信息流,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为农村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鞍山市公路建设正以高速化、快速化、黑色化、景观化为目标,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公路建设的速度、规模、标准、质量都创历史最好水平。
交通运输四通八达,运输能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前,鞍山市交通运输瓶颈问题十分突出,交通运输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十分明显。改革开放后,是鞍山市交通运输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三十年,交通运输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交通运输企业的迅速增加,道路环境明显改善,交通运输能力大大提高。
经过三十年的建设,鞍山市已拥有市、县、乡、村五级客运站及简易招呼站共计39个。其中一级客运站3个,二级客运站2个,三、四级客运站2个、五级客运站3个,简易站招呼站29个,货物运输交易中心、集装箱运输周转站等道路货运站(场)12个。客货场站的建设为运输市场的运管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功能完善、现代美观、星级标准、国内一流的鞍山客运站,实行双层发车,进站运营车辆达686台,营运线路142条,日发车1471次,日输送旅客2.5万人。
把客运站建在乡镇,把停靠点设在村头,切实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安全舒适车,享受交通带来的文明和方便。到2007年末,全地区已实现乡乡通客车,265条农村客运线路、1918台车辆实现了集约化经营,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和通油路村客车通达率达100%,道路运输供给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客运量、货运量稳步增加。2007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6393万人,比1978年增长5.5倍,年均增长6.7%;完成货运量8734万吨,比1978年增长3.5倍,年均增长5.3%。其中,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5907万人,完成货运量6613万吨,比1980年分别增长5.9倍和6.6倍,年均分别增长7.4%和7.8%;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486万人,完成货运量2121万吨,比1980年分别增长3倍和增长2倍,年均分别增长5.3%和4.2%,客货运输的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路运输是鞍山市道路运输的主体。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占全社会运输比重分别为92.4%和75.7%。目前,鞍山的运输方式只有公路和铁路,而公路运输业的方便、快捷、运输线路四通八达,极大的满足了全市物资和旅客运输的需求,运输部门不断的改善站容车貌,使得客车更干净、更舒适,货车更便捷、更专业,服务更周到、更人性化,使运量逐年增加。
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加。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体私营交通运输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2007年末,鞍山市民用车辆汽车拥有量达18.2万辆,比1978年增加17.1万辆,年均递增10.3%。其中:载客汽车9.78万辆,比1978年增加9.65万辆,年均递增16.2%;载货汽车3.18万辆,比1978年增加2.71万辆,年均递增6.8%;摩托车4.5万辆,比1985年增加4.35万辆,年均递增12.3%。全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已达10.9万辆,比1985年增加10.7万辆,年均递增20.1%,占全市汽车拥有量的60.0%。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质量、服务水平的要求也相对提高,于是豪华舒适的长途客车增多,车内设置了卧铺、彩电,改变了过去坐长途汽车腿麻腰痛的疲劳感,各种档次的车辆满足了不同层次人们的不同需要,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和旅行。除鞍山长途客运公司以外,鞍山市一些有实力的社会团体和企业也成立了旅行社,增加新的客流,把鞍山与祖国各地连接起来。
目前,鞍山市交通运输业在设施总量规模、运输能力供给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交通运输业已进入协调发展、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并进、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