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中国,有一个关键词是:邯钢精神。
邯钢集团这个“明星”企业,以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它所创造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名扬全国。
盛名在外的邯钢,却有一个行为言语很低调的当家人,他就是现任邯钢集团董事长刘如军。按照媒体的说法,邯钢“当家人”刘如军的出镜率和企业的名气不成正比。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刘如军,显然对于这些表面的风光并不在意。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眼光和谋略,远远要比其曝光率更加引人注目。
刘如军是“邯钢经验”创始人之一。自2002年起担任邯钢集团董事长,6年多来,他带领着邯钢人,继承“邯钢经验”,继续昂首阔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优化产业升级,精心打造“精锐邯钢、绿色邯钢”。
2007年,刘如军荣获“河北省首届企业管理金奖”。评委会给出的入选理由是:“刘如军以战略思维促成了与宝钢强强联手,提升了河北钢铁产业升级步伐,也催生着河北钢铁工业新格局的诞生;他启动了省内迄今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浪板,在钢铁产业并购浪潮中冲浪,续写邯钢传奇。”
这位续写邯钢传奇的掌门人,正带领着积极进取的邯钢人缔造着更加光辉的企业前程。
让邯钢传奇延续
钢铁冶金专业出身的刘如军一直没有离开过“老本行”。毕业后,他在河北当时最大的620高炉当了5年值班工长。此后,先后担任邯郸钢铁总厂炼铁分厂副厂长、党委书记、邯钢总厂总调度室主任、总厂厂长助理、邯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2002年,刘如军走马上任邯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此时的邯钢,已是盛名在外。上任“当家人”刘汉章执掌“帅印”18年间,带领邯钢人创造性地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刘如军此时“接手”邯钢,非但没有喜悦,反而增添担忧:“应该说接手邯钢时,担心比较多,当时并没有荣升的喜悦。”这种担忧显然不是一种跟前任领导的比拼和较劲,而是一种深深的责任感。
“我个人的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刘如军回忆道,“最开始非常担心,国家对邯钢的宣传和给予的荣誉已经到了顶峰了,我接手后就是希望能够保持邯钢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够保住荣誉,但是一年之后,感到这对一个企业领导人来说,目标太低了。所以必须有新目标、新举措。”
刘如军的担忧也来自邯钢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荣誉和鲜花的包围下,邯钢当时面临着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些问题。对此,刘如军坦言:“当时,最初的目标就是我做邯钢领导人,企业的形象不能降低,这是第一位的。因为我清楚,虽然邯钢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是共性的,有些是个性的。这让我感到了压力。”
面对压力,刘如军知难而上。上任后,他提出了“管理讲制度、办事讲原则、工作讲程序”的新管理理念,继续完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他带领邯钢大胆引进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把“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同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嫁接”,从而将成本管理与控制拓展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将企业的各项活动数字化、货币化。这样,以降低运行成本为主线,以集中管理为重点,实现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管理体系。
在企业内部改革上,刘如军带领邯钢以“精干高效”为目标,精简整合机构、压缩管理人员。二级单位和机关部室精简了12个,全公司科室、工段、车间精简了86个,在产能规模翻了一番多的基础上,邯钢职工总数由2.8万人精简到2.6万人。
为更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刘如军又带领邯钢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行了岗位工资制、目标工资制、特岗工资制。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科级以上干部实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形成了新机制,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操作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相得益彰。
此后的3年里,刘如军带领着邯钢人演奏了一曲生产经营和技改发展的凯歌:2002年9月15日,被称为我国第一条以热卷板为基板的邯钢酸洗镀锌工程投产,邯钢热轧酸洗板下线;2003年4月18日,邯钢130万吨冷轧薄板工程开工奠基;2003年4月27日,邯钢薄板坯连铸连轧CSP续建工程并线成功,热卷板产能突破250万吨;200年6月8日,邯钢第一条彩涂板生产线宣告热负荷试车成功,邯钢产品实现了由“黑色”到“彩色”的历史性转变。
刘如军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外部与钢铁研究总院、武汉科技大学等6家单位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确保足够的外部智力支持;内部推行“产销研一体化”新产品开发机制,完善产品研发体系,加大新产品开发、市场推销和市场培育力度。炼钢系统由原来主要生产Q235、16Mn、20MnSi等发展到目前的60多个品种;轧钢系统由原来生产35个规格发展为现在200多个规格。近年来,邯钢有多项成果获国家、省、部、厅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励。尤其是冷轧备料攻关成果备受同行关注,冷轧用料产品合格率达95%以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核心技术专利战略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实现了50多年来河北省国家专利战略项目“零”的突破。
自2002年担任邯钢掌门人以来,刘如军以战略家的眼光,制定并推行了以“产业升级,管理创新,人才强企,文化推动”为支撑,“建设国际水平现代化邯钢”为愿景的战略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打造“精锐邯钢,绿色邯钢”,使邯钢跨入全新的发展模式。2007年,邯钢集团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2.1%,全年生产“双高”产品产量达252万吨、新产品61万吨,增创效益1.2亿元。
真实的发展数据证明了这位盛名下接任的掌门人不辱使命,并且推动了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履行“绿色责任”
“到2010年,邯钢吨钢综合能耗降到59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降到4立方米以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1月26日,作为30家企业的代表,刘如军在一次节能减排专题审议会上作出如上承诺。他甚至这样直言不讳:“如果邯钢不能完成承诺目标,我将接受省委、省政府对我的任何处分。”
这种决心源自于自信。一直以来,“钢铁企业发展应与环保并重”这句话牢牢扎根在刘如军和邯钢人的心中。“实际上,我们早在2003年就明确提出了实现人、钢铁、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作为国有企业不仅要负经济责任、社会责任,还要履行好‘绿色责任’。为此,我们近年来累计投入了17.58亿元,先后完成了62个节能减排项目,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省环保工作先进单位。”说到此,刘如军不无自豪。
在持续实施2001年编制的《邯钢节水技术改造工程》方案的同时,邯钢投资4500万元建成邯钢第二污水处理厂,邯钢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7.2万立方米,厂区所有工业废水全部回收处理,实现废水“零”排放,跨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列。在完成三炼钢转炉煤气回收、高炉TRT发电等多项节能环保项目基础上,又投资9.3亿元,建成河北省首台CCPP燃气蒸汽发电项目,年可回收高炉煤气210亿立方米,发电6.77亿度,占邯钢年用电的36%,年可创经济效益3亿元。
为加强余热回收利用,在刘如军的带领下继续普及蓄热式技术,全部7座高炉热风炉实现双预热。2005年以来,集团完成了3台加热炉蓄热式技术改造,有效回收利用烟气余热。投资835万元实施90m2烧结余热回收,充分利用烧结矿带冷机余热。
2007年,邯钢投资9亿元新上了双循环燃气蒸汽发电机组。该机组采用的是日本的先进技术,一年多利润增长1亿多元;同时还上了两个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5万吨以上,采用梯级循环,实现了“零”排放。邯钢与宝钢联合建立的邯钢新区将在今年6月投产,世界一流的装备将有效地降低各种运行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据了解,过去5年,邯钢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节能管理,累计节能超54万吨标煤;累计节水超2.15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百万人口城市一年的生活用水量。
2008年伊始,邯钢在过去5年投资17.58亿元完成73个节能减排项目的基础之上,计划在3年内再投入6.3亿元实施12个节能减排工程,以打造能源高效利用、资源高效循环、废物高效再生的循环链。
邯钢还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将节能减排指标和项目分解落实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制定了严格的检查、考核办法,对节能减排实行一把手“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刘如军说:“为了从根本上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水平,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技术档次高,运行费用低,总体投资省。邯钢新区的环保投入不下20亿元,建成后,公司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使邯钢成为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企业。”
邯钢节能减排专项规划很明确:到2010年,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50万吨标准煤目标,吨钢综合能耗降到59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达到国内钢铁行业的领先水平。
“现在问题是产业链,我们的环保做好了,但上游、下游的产业链如果衔接不好的话,依然会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环保不是一家企业、一个行业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刘如军这样说道。
争取话语权
2008年的初春,伴随着奥运会的即将到来,处处焕发生机。然而,对于邯钢集团董事长刘如军来说,一种新的担忧正摆在眼前,1月初,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来邯钢致力于装备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各种条件制约,规模发展不快,规模优势相对减弱。
刘如军的担忧来自于真实的数据:邯钢在钢铁企业中的排名从2002年的第9位降到了第15位,先后有多家钢铁企业从原先落后而跑在邯钢前面。与此同时,与邯钢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济钢、莱钢、安钢也在前两年超过了千万吨规模。“未来邯钢要加快规模发展速度,在钢铁业重新洗牌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刘如军如是说。
目前,邯钢集团本部的钢铁主业资产都已成为邯钢股份的资产,并实现整体上市,2007年实现利润达24.5亿元。刘如军对此深有体会:“邯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就是得益于思想的不断解放。如今,面对钢铁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日趋加剧的新形势,做强做大邯钢,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最关键的一点仍是需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上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实力、增强活力、打造综合竞争力,开创邯钢科学发展新境界。”这是刘如军对邯钢下一轮发展提出的思路。
“进一步解放思想”,这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企业的发展中。
“在内部宏观调控和外部经济需求下滑后,目前国内钢铁行业企业面临新一轮挑战。目前银行收紧信贷,利率上调,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有的企业发展了,有的企业倒闭了,企业要在调控过程中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现状的一个支撑点。”刘如军说,“邯钢当前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内外部环境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在下一步发展中,以创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去积极应对。”
刘如军介绍说,目前首先是立足于做强做精邯钢现有钢铁产业,优化整合资产;按照既定目标建设好邯钢新区,把新区工程建设成为钢铁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示范工程,把邯宝公司建设成为以汽车板为主导产品、国内同类型中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到2010年,邯钢股份、舞钢、邯宝三大公司形成1500万吨钢以上规模,邯钢将成为以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为主,国内品种规格最齐全的优质板材制造企业。同时,邯钢还将进行体制创新,对集团资产进行优化整合,以邯钢股份为核心组建邯钢集团,积极参与省内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吸引河北南部民营钢铁资本实行重组,积极谋划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
刘如军表示,经过今后几年的发展,邯钢不仅成为精品钢材制造中心,而且要成为高效能源转换中心、废弃物消纳处理中心,实现发展与环保并重,企业与社会发展共赢。
目前,邯钢已明确今年品质增效目标,2008年,邯钢将坚定不移地走品种、质量、效益型道路,全年将生产“双高”和新产品360万吨以上,开发生产八大系列新产品,计划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集团产钢达到1150万吨,吨钢综合能耗降至620千克标煤。
当年作为钢铁行业乃至全国各行各业模范标榜的邯钢人,带着辉煌和荣耀,走到了充满希望的2008年。刘如军将带领邯钢人,在充满挑战的征途上继续书写新的邯钢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