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口等红灯时,有人递来一张名片,正面印着“请环保”3个大字,背面是修鞋、擦鞋、洗鞋几个字。原来,这是一张宣传修鞋店的广告单,但是赫然在印的“请环保”3个字却提醒着路人不要随意丢弃纸张,以免污染环境。
环境保护从汉语语法角度来说,本来是个偏正短语,如今,却被很多人当作动词来用,“请环保”、“今天,你环保了吗?”这样的说法并不鲜见。这一现象折射出当下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周边环境的重视以及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环保公益事业逐渐呈现出参与热情提高、参与能力增强的特点。无论是北京市发起的“少开一天车”活动,还是今年地球日的“熄灯一小时”活动,抑或有些影视明星为自己购买碳排放,这些活动都充分证明了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在逐渐提高。同时,2008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调查也显示,公众的环境意识提高幅度最大,增加了2.4个百分点。
但是,环境保护要真正成为全体公众的自觉行为,恐怕依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环境意识的强弱是衡量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尽管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把环保真正当作一个动词来用,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融入生活的每个细节却不是每一个公民都能做到的事情。
“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8)”在肯定公众环境意识有所提高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那就是虽然奥运会后北京民众对环保的满意度迅速上升,但总体而言,中国公众的环境意识目前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环保参与度也还不高,环保满意度并不十分理想。
在当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更多的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往往是出于自身环境权益受到侵害,而对于暂时与己无关或自身利益未受到直接、即时伤害的环境问题,麻木者居多。一言以蔽之,公众的环境参与多局限于自利范畴,上升到公益范畴的实属凤毛麟角。这一现象说明,公众个人的环境素质依然是一片“洼地”,并成为制约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引导公众广泛而深入地参与环保,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我们就将失去借助群力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宝贵机会。
推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不仅要让公众在生活细节方面养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更要让公众从社会的、全局的角度去认识环保和参与环保。要让每一个人在参与环保的过程中不仅能自身受益,更能感受到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贡献,使保护公共环境意识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怀,并体现出其价值。惟其如此,才能激发公众深入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社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社区居民环保公约》,先后被国家、省、市授予“国家级城市住宅优秀试点小区”等荣誉称号。这个社区通过在草地旁、行道边竖立《居民环保公约》牌,在居民中提倡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通过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营造和谐人居的环保氛围,倡导居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这些活动看似细小,却对于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对环保的态度,影响着有利于环保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只有公民自觉参与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才能有效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今天,我们要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组织和保障体系,建立群众参与环保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保护环境的合力。
环保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要让公众能够真正深入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事业中,就必须在全社会传播绿色价值观,营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文化氛围,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不仅要引导公众把保护环境的意识转化为个人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选择一种健康而环保的生活方式,更要鼓励人们在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同时,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和改善全社会的环境发挥自己的力量,将保护自身生活环境和保护区域乃至国家的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在维护社会环境权益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