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6年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之后,今年6月,延庆县又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基地。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利用、产业化项目引进等试点示范方面,延庆探索出了独特的发展模式,走在了北京市的前列。
延庆,雄心勃勃构建着可再生能源的绿洲。
顺天时,地利人和显优势
延庆结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首先顺应了“天时”。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在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发展新能源迫在眉睫,国家及地方相应的振兴新能源规划不断浮出水面。北京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作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载体,把它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国家及北京市相应的一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纷纷出台,作为国家生态县的延庆迎来了新能源发展的春天。
如果说“天时”给延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带来发展的新机遇,那么“地利”则让延庆在北京各区县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因为延庆县拥有除潮汐能之外的其他所有可再生能源。延庆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越的资源条件成就了延庆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
光有天时和地利还不够,“人和”至关重要。多年来,延庆坚持生态立县,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结合“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延庆县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精心建设生态城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倡导生态文化。延庆先后获得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示范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国家示范区、国家生态县等荣誉称号。新能源产业符合延庆的功能定位,最关键的是,延庆人民有这方面的强烈愿望,并且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这,就是延庆的“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延庆进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及产业开发水到渠成。
做示范,绿色实践全方位
从2003年开始,延庆就开始了“储存消费日光”的生活。到目前,延庆县已安装太阳能灯1.75万盏,全县28万人平均每16人拥有一盏太阳能灯,全年可节电640万度。
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和距离首都较近的地理优势,吸引了一些太阳能发电企业选择了延庆进行高科技开发示范。中科院1兆瓦太阳能塔式实验电站、北京中节能八达岭30兆瓦光伏示范电站相继落户延庆。
风力发电企业“风”拥而至。去年,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年发电量1.75亿度的康西风电场的一期工程43台风机,像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矗立在官厅湖畔。据了解,康西风电场二期工程还将再安装风电机33台。
一花引来万花开。总装机规模1.5万千瓦的延庆低风速示范风电场也已开工建设、中国大唐电力50兆瓦风力发电站项目也落户到了延庆。其总装机容量50兆瓦,安装风机43台,预计今年国庆前建成发电。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这在延庆农村已经不是梦想。目前,延庆已经建成大型生物质气化站26处,大中型沼气池8处,可为7574户农民提供清洁的炊事能源。
今年5月,德青源养鸡场采用世界一流的生物发酵技术和燃气发电技术,将所有鸡粪和污水收集起来,生产沼气用于发电,除了每年向电网提供1400万千瓦的绿色电力外,还产生相当于4500吨标煤的余热用于供暖,并且减少了8万多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优质有机肥18万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在2009年4月,将德青源沼气发电项目列为联合国“全球大型沼气发电技术示范工程”。
延庆的地热资源也十分丰富。延庆14家单位开发浅层和深层地热,夏天制冷、冬天供暖,有效地利用了地热资源。目前,全县地热供暖面积达到59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煤1.2万吨。
截止到2008年底,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跃升至12%,三年内翻了两番多。延庆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建基地,龙头摆动龙身跃
广泛的应用与示范,为延庆建设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基地为载体的新能源产业集聚态势方兴未艾。
2008年4月24日,延庆县人民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共建“八达岭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框架协议,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发展新能源产业基地的目标,按照协议规定,企业在此基地将可享受中关村待遇和政策支持。
中关村的政策优势到手,延庆新能源产业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技术力量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率先落户八达岭开发区的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位于官厅湖畔的康西发电场一期工程中33台风电叶片还依赖进口,而二期工程的10组风电叶片,就是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目前,该公司二期工程已经结束,年产能力将由300套剧增到800套,预计今年实现产值8亿元,上缴税金4000万元,新增就业400人,产量和产值都将稳居全国60多家同行企业三甲之列。
龙头摆动,龙身活跃。在中材科技的龙头作用带动下,生产风电塔柱的北京天晟鑫业金属结构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风电机头的北京中能发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玻璃钢复合材料、汽车玻璃钢、三吉利储氢合金、爱友恩太阳能设备、艾瑞机械新型除尘器等企业纷纷落户延庆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目前该基地已聚集了新能源及环保企业20多家,新能源产业链正在延庆形成。
2008年,延庆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成为闪亮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6月10日,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基地”经过一年的运行后,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全市新能源产业进入集聚发展的新阶段。八达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年内将实施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孵化器、标准厂房、后勤服务设施和招商引资平台等项目的建设以及新能源的利用示范等七大工程。
北京新能源产业基地揭牌仪式的举行,成为延庆发展新能源的新的里程碑。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说,新能源产业基地的揭牌,将为北京新能源产业的孕育、孵化、成长提供理想的空间载体,也将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延庆县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道路,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抓机遇,创新思路谋发展
延庆县确立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以生态立县为根本出发点,以加快可再生资源利用和产业化为重点,关联带动示范、科研、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整体提升延庆县国际品牌知名度和地区影响力,努力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可再生能源王国。
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延庆将重点抓好“一个重点、四大领域”。
所谓一个重点,即以建设延庆县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重点,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等资源的试点示范利用,加快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的建设。 “四大领域”包括:一是突出示范,努力打造中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小镇;二是突出科研,巩固和强化国家及北京市新能源试验及产业化首选地区的地位;三是突出教育,加快建立可再生能源教育培训基地;四是突出旅游,积极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内容的旅游市场。
按照这个发展思路,延庆县将在2015年前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基本实现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达到30%以上;二是壮大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目标,到2010年,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到2015年,吸引高端研究机构3至5家,具有示范效应的大型企业5至10家,以及一批配套生产企业及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延庆县可再生能源产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无疑也将成为延庆县的潜在主导产业和巨大经济增长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延庆——这个正在兴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绿洲,正如初升的太阳,一步一步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