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说和家谱记载,郓城早在宋代就有民间杂耍,清代颇为盛行。一般在农闲、春节和祈雨时举办。多系带有戏剧情节并经常和拳捧混淆是非在一起又挖话报剧的杂剧。郓城不少乡、村都成立玩友社,逢年过节经常走村串乡进行表演。
建国后,县文化部门在重大节日和喜庆日子,均组织汇演。杂耍种类繁多,仅介绍几种。耍狮子狮头是纸浆制做而成,嘴、眼设置能活动的机关,狮毛用涂上颜料的麻苘制成。耍时,狮头、狮身各占一个,前后协调舞蹈,能滚绣球、窜桌跳跃、走梅花柱等。耍的比较好看要数西关、代庄、陈栈等村。耍老虎虎头是用纸浆制做而成,用黄布画上黑纹做成身。耍时,由一个穿戴上窜来跳去进行舞蹈。主要有“武松打虎”、“二虎相斗”等节目。潘渡、杨庙等村搞的比较出名。跑黑驴、竹马用竹子扎成马头,再用木制架,围上布做成的马皮或驴皮,仿佛黑驴、马一样。耍时,边行边舞边歌,或跑花样张集一带较有名气。跑花船化装成大姑娘,跨上木制的假船,边唱歌边划船。高跷脚拐是用木棍制做而成,高50公分左右,脚踏木拐化装成各式各样的人物,边行走边唱歌边舞蹈,或走花样,或一排10余人变动队形等。此项杂耍在全县较普遍。月白和尚度鲁翠用纸浆糊成青年男女大头,耍时套在脑袋上二人同舞,内容是月白和尚超度鲁翠时相爱的动作。
黄堆集一带耍的较好。抬阁用一根5公尺长的桑木棍子,站上一个着古装的童子,两副架子一对,同时游走,边歌唱边舞蹈。龙灯用纸浆糊成龙头,用布画成龙身,十几人用木棍跳起作舞动作。十不闲陈河口村民乐艺人陈德先刻苦钻研,独创“十不闲”演奏法,即将10种乐器综合操作而又不失其声色音韵的杂耍艺术形式,由一人独操10种乐器。巧妙结合,吹拉弹敲忙而不乱。10种乐器操作部位:板胡:左、右手;大锣:右手;二锣右手。4战鼓:左手指帽;5边鼓:右脚尖;6梆子:右脚跟。7铙钹:左脚踏板;8小钹:右脚下踏板;9二板:左脚尖;10哨呐:支架:右手五指。经常用此法演奏《杀庙》、《宋江坐楼》、《二进宫》、《三娘教子》等几段折子戏。另外,还有“二鬼摔交”、“串心人”、“姜老背姜婆”等杂耍,因动作难度较大,逐年减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常兴办《打鬼子、捉汉奸》活报剧的演出活动。解放后,增加了打腰鼓、扭秧歌等文艺形式,“文革”后,在庆祝重大节目时,传统的耍狮子、耍老虎、踩高跷、耍龙灯等,在城乡又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