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锣子是一种源于莱芜颜庄一带的民间舞蹈,自清朝末年流传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当时莱芜荒饥穷馑,民不聊生,许多人流落集镇,靠乞讨卖艺谋求生路。这些人往往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或唱或说并加以表演,以求招徕顾客或博得怜悯。颜庄村民张凤旨、苗传美等人,搜集加工改编了沿街乞讨者与卖唱者击鼓敲锣的韵律,卖药人打伞的技巧,磨刀人打夹板的节秦,熔多种民间技艺于一炉,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
花鼓锣子最早的演唱形式为五人集体舞。领头者为青年英雄扮相,一身青,紧束口,腰系板带,足穿薄底靴,头戴英雄巾,此人打鼓;第二人打小锣,为姑娘扮相,梳一条大辫子,绿褂红裤镶金边,足穿大缨子花鞋;第三人为丑角扮相,一身青,翻穿山羊皮坎肩,手打夹板;第四人为姑娘扮相,穿着同第二人,打小衩;第五人为丑角扮相,打扮同第三人,肩背褡子,打雨伞。演唱中,演员用携带乐器敲打节秦,见景唱景,见物唱物,即兴表演,说唱舞蹈穿插进行。演员表演时上身双手动作不多,主要是双脚蹦跳,舞姿优美朴实,并不时插科打诨,做许多滑稽动作。这种舞蹈队形变化多端,形式生动活泼,音乐节秦明快,唱词通俗易懂,既可单独表演,又可穿插于龙灯、狮子舞、高跷等队伍中配合演出,情趣横生,生活气息浓,深受群众喜爱。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重视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多次组织力量挖掘、加工提高。早在1957年和1960年,花鼓锣子演唱队就分别获得山东省民间艺术挖掘奖和表演二等奖。近期,又两次由省电视台录相播放,并已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