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不仅为中医药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向社会传递出这样一个强烈信号: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优秀结晶,我们要尊重她、热爱她、发展她,让她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对于日渐式微和饱受争议的中医药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近年来,随着回归自然、重在预防等观念的推广和普及,中医药的优势在国际上渐被认可。就是在西医发源地欧美等国,中医诊所和中草药公司等也发展迅速。目前,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中药及相关产品,使用中药、植物药的人数达40亿。但与此同时,国内中医药的发展却令人忧虑:中医院普遍度日艰难,中药企业多、小、散,中药材重金属、农残问题,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问题等使中医药的发展道路崎岖坎坷,与此同时,“洋中药”的迅猛发展更是刺激着国人的神经。
在全世界每年中药贸易额以10%的速度递增之际,排头兵却是从中国学艺的日本,占了80%的份额,韩国也占到了10%,而在中药的发源地中国却仅占5%;即使在我们的国内市场,也有20%的份额已被“洋中药”占领。中医药还姓不姓“中”?中医药的繁荣是他人的盛宴?这样的拷问成为国人挥之不去的隐痛。
所以,早有有识之士呼吁政府、社会及相关部门应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扶持力度,避免中医药成为“博物馆”的展品和藏品。
中医药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包括政策、文化、市场及相关制度保障等多方面,政策的支持能否真正起到繁荣发展中医药的目的,还有待多方面的努力,特别是中医药界自身的努力。目前,不仅是在国际上,就是在国内,中医药的形象和地位也是脆弱的。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问题来说,虽然相比西药,中药不良反应的比例要小得多,而且很多不良反应的出现还是由用药不规范引起的,但一个厂家某品牌药甚至是某批次药出现问题,常常会累及整个行业,这说明民众对中药的信任度还不够高。因此,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中医药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一度沸沸扬扬的“废除中医论”就是一个警醒。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诊疗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和制药工艺水平,探索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系和方法,如此等等,除了政策方面的支持,中医药界需要努力的事还有太多太多,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扶持政策的出台开了一个好头,中医药行业需要利用这个良机强身健体、发展壮大。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和学习,特别是要借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有相当地位的日本和韩国的经验——严格保证药品质量、注重临床研究与应用、制剂便于社会服用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进而形成科研、应用和生产互为促进的整体结构,被认为是日本汉方药成功的关键。
有媒体称,《意见》“树起中医药发展的一座里程碑”,笔者认为说它是起点可能更合适些,希望中医药这条大船乘风扬帆破浪,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