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自1992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连续多年在全区上下开展解放思想和市场经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之后内蒙古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和形成快速发展态势奠定了丰厚的思想理论基础。
十二、1992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大规模建设旨在丰富边境牧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化长廊工程”,先后新建、改建和完善了1000多个苏木、乡镇的文化站,极大地丰富了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文化生活,也开启了内蒙古“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老百姓”的大门。
十三、1993年3月,内蒙古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宣告成立,现代企业制度亮相内蒙古,由此拉开了内蒙古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大幕。
十四、1993年7月下旬,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首府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区企业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以敢闯、敢试、敢冒、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明确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为目标,通过股份合作制、“嫁接改造”、兼并联合或转、租、包、卖等多种方式对国有、集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改革,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次会议在内蒙古企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十五、从1994年1月1日起,内蒙古自治区对地方财政包干体制进行配套改革,决定在全区范围实行地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是继中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内蒙古把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的重大举措。
十六、1994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内蒙古要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07年,内蒙古已有“小肥羊”、“鄂尔多斯”等中国驰名商标25个、中国名牌产品14个、内蒙古驰名商标182个。这些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如今已成为内蒙古的亮丽“名片”,让内蒙古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独领风骚。
十七、1994年12月,生产我国十大名牌西装之一的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在国家级各大媒体上向国内市场销售的“海外品牌”发出“仕奇宣战”,承诺“同等质量,价格最低;同等价格,质量最好”,并欢迎“海外品牌”应战。着一举动在当时国内知名品牌纷纷被国际知名品牌吞并、收购的背景下,被认为是振奋中国民族工业信心的有力之举,被誉为“中国企业打响了保卫民族品牌的第一枪”。
十八、1996年,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乳业国有企业股改上市第一家。2003年,蒙牛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民营乳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第一家。
十九、1996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原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的8位青年牧民自费到加拿大考察现代畜牧业,标志着内蒙古的新一代牧民,开始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来改造中国传统的畜牧业。
二十、1997年初,蒙汉两种语言的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正式开通,覆盖率达到77%。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内蒙古农牧民,首次足不出户就看到“大千世界”,触碰到现代文明,这对祖祖辈辈生活在内蒙古高原上的人们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十一、2000年,呼和浩特———包头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通车试运行,内蒙古拥有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到2007年内蒙古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600多公里。
二十二、2000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同时被国家纳入西部大开发序列,从而形成了中国西部大开发“10+2”的格局。内蒙古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进入了一个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迅速改善、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其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五年即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5098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285万亩,草原建设1亿亩以上,禁牧休牧面积超过6.5亿亩,全区生态实现了由“局部治理,整体恶化”到“局部好转,整体遏制”的历史性转变。
二十三、2001年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党代表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上明确提出了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两大转变”、“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标志着内蒙古开始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阶段。
二十四、2003年,国家确定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作为中国内陆沿边开放城市实施“大通关”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使得满洲里市与深圳市成为中国一北一南两个相互呼应的“大通关”。到2007年,满洲里口岸铁路、公路综合过货量达到2300多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陆路边境口岸。
二十五、2003年,内蒙古庆华集团走出国门,与蒙古国“蒙古之金”集团合作,共同开发蒙古国那林苏海特煤田并把大量煤炭运到国内。目前通过内蒙古策克口岸每年开发、输入国内的蒙古国优质煤炭超过300万吨。“庆华集团”因此成为蒙古国“罕见的纳税大户”并获得蒙古政府特别奖,同时成为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楷模。(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