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三)——总结过去,规划未来 |
|
|
|
|
|
二十六、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和用好人才、实行税费和土地、矿产资源优惠等五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推动内蒙古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方面走在了西部12个省区的前列。
二十七、2004年8月8日,首届“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在呼和浩特市举办,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从此进入品牌阶段。到2008年已经举办了五届的“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还大大推动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的开展。
二十八、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专题会议,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60条),服务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业、餐饮业、金融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四大亮点,来自第三产业的地税收入首次超过工业。
二十九、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和扶持发展,沙产业、草产业于2005年被正式写入《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内蒙古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以产业化模式治理沙漠、改善生态并规模化发展沙产业、草产业的省区。到2007年,仅鄂尔多斯市就有100多家企业从事沙产业、草产业,总投资超过百亿。内蒙古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和宝贵经验,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三十、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比全国提前3年在全区范围免征牧业税,提前1年免征农业税和除烟草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在内蒙古被完全取消。
三十一、2005年,实施了多年“奶业兴市”战略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终于在与众多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乳都”。
三十二、2006年9月1日,内蒙古境内符合《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定条件的169.3万名学生全部享受到了免费教科书和免除杂费待遇,还有72.11万名学生享受到了寄宿生活补助。
三十三、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到2006年,内蒙古每年数以千亿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企业自筹和社会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量数十倍增加,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
三十四、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工作,在城市把医疗保险范围由此前的城镇从业人员扩大到学生、儿童、老人等城镇非从业人员,在农村把新农合的范围由试点地区推广到了全区,比全国计划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当年就使352.6万城镇人口和1126.78万农村、牧区人口享受到了新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好处。
三十五、2007年,内蒙古已探明煤炭保有储蓄量超过6700亿吨,占全国已探明煤炭总储量的比例超过40%,位居全国第一。当年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居全国第二。
三十六、2007年,国土资源部确认,内蒙古有色金属已探明保有储蓄量居全国第一,内蒙古正在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基地。内蒙古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已探明保有储蓄量居全国第一。呼和浩特市正在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黄金白银冶炼加工基地。
三十七、2007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等五盟市被列入其中,开始享受增值税减免、资源型城市转型、国有企业减负等优惠政策。内蒙古因此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既东又西”(温家宝总理语)的特殊省区,在内蒙古相对落后的东五盟市也因此有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十八、自2001年提出工业化发展目标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立足资源优势,按照“大集团、大项目、大基地”和“集约化、园区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规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打造能源、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到2007年,共关闭、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企业2700多家,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80%,带动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五年保持增长率全国第一,走出了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