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位于浙江省北部的钱塘江畔,西濒西湖,东临钱塘,北靠武林山,古称钱塘,又称武林。这里湖山秀丽,风景如画,自古为鱼米之乡。在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证明四千年前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春秋时期先后为吴、越所辖。秦设钱塘县,汉属会稽郡,三国属吴国,晋属吴郡。隋代由于沟通南北水路交通的大运河的开凿,杭州作为大运河的终点,商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城市初具规模,始称“杭州”。
唐代为重要贸易港口,日本、高丽、大食(阿拉伯)、波斯等地商人来往于此,呈现出“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的繁荣景象。五代钱谬立吴越国,建都杭州,改称西,又称西都。当时扩建的子城、内城和罗城(外城)宏伟壮观,面积大于今天杭州市。城内大兴宫室,广造寺院佛塔。为防治海潮之患,沿海修建了工程浩大的石塘,称钱氏海塘,今天所见的石塘是清代在此基础上重建的。公元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
1129年(建炎三年),宋高宗赵构凭恃长江天险,建立南宋王朝,迁都杭州,改称临安府,从此杭州作为南宋都城达一百五十年。迁都不久,宋高宗不顾北方沦陷和爱国将领收复故土的强烈呼声,大兴土木,建起南跨吴山,北临武林,东靠钱塘,西濒西湖的气势宏伟的都城,以致西子湖畔,“堤桥成市,歌舞从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北方数以万计的官僚士绅云集江浙,使杭州人口猛增到一百二十余万。手工业者也将各种技艺带到杭州,使杭州丝织、造船、印刷、瓷器和军火工业十分发达,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国际性贸易中心。南宋以后,杭州商、文化仍然相当发达,并为全国重要的贸易港口。元设杭州路,明为杭州府,清为浙江省治。
杭州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和旅游胜地。西湖的名胜古迹有七十余处,历代名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诗画和传说。西湖白堤和苏堤是为纪念白居易和苏轼两位大诗人在杭州任职时的政绩而命名的。被称为天下奇观之一的钱塘江潮,唐宋年间本在杭州,以后由于地理变迁,移徙海宁。杭州的名胜古迹还有:宋故城遗址、灵隐寺、六和塔、保叔塔、岳王庙、岳飞墓、飞来峰及造像、狮峰、烟霞洞、紫云洞、龙井、虎跑、德寿宫、凤凰寺、净慈寺、西泠印社、秋瑾墓、章大炎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