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是隶属于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其前身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于1978年8月成立。1986年1月,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更名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主要职责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研究首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在改革、发展、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注重发挥本院优长学科的作用,承担着重要的社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任务,突出首都特色,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创新,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坚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推动科研工作走上经济建设主战场,为首都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使社科院成为市委、市政府‘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科研机构”的办院方针,造就了一支多学科、综合研究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在首都经济、企业文化、北京史、满学研究、城市问题、文化产业、社区建设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自建院以来共完成专著457部,论文5554篇,研究报告253份,以及大量的学术资料、教材、普及读物,译著、工具书等成果。其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奖励的成果167项,10卷本《北京通史》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北京历史地图集》获全国测绘系统优秀图书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
最近几年,首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和首都文化产业研究、社区问题研究和北京市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三大研究课题,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受到中央有关部委和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