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水资源
湘江河水经流株洲,支流有洣水、茶水,还有渌水、昭陵河和涧江。
湘江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公里,全长856公里,历年平均径流量722亿立方米。
地理
湘江发源广西临桂县海洋圩的海洋河,从湖南永州市东安县的瀑埠头向北流入湖南省境内,永州境内先后纳入紫水、石期河、潇水、应水、白水等支流,在衡阳汇蒸水和耒水,衡山纳洣水,渌口汇入渌水,湘潭汇入涟水,长沙市区汇入浏阳河和捞刀河,于望城的新康纳沩水,至湘阴的濠河口分左右两支汇入洞庭湖。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以北,东以罗霄山脉与赣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湘江主要支流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和浏阳河由东岸汇入干流,支流祁水、蒸水、涓水、涟水、沩水从西岸汇入。湘江流域大都为起伏不平的丘陵与河谷平原和盆地,下游地区长沙以下的冲积平原范围较大,与资、沅、澧的河口平原连成一片,成为全省最大的滨湖平原。
江流域的海拔高度上下游相差不大,但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水的集流。各支流的上游多曲行于山地之中,表现着山溪河流的特征。湘江在永州以上称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时穿切岩层而过,形成峡谷,流域内石灰岩分布很广,岩洞较多,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量较大。湘江在怀化至衡阳之间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其间,亦有峡谷。湘江在衡山以下为下游,地势平坦,河水平稳,沿河沙洲断续可见。湘江河口散布着大小不等的湖泊,大都是昔日洞庭湖的遗迹。
水文特征
湘江水系通航支流31条,湘江主干流通航里程660公里。湘江流域年降雨量都在1300毫米以上,降雨多集中于春夏两季,4至6月为多雨季节;雨季湘江水位上涨,主要年份最高水位出现于4至7月。湘江及其支流多漫滩,枯水时期,河滩高出水面,洪水期均被淹没;湘江水位的特征为,洪水一来,河水暴涨成灾。
株洲矿产资源
简况
株洲市矿产资源较丰富,现已发现矿产44种,其中探明储量20种。各类矿床(点)358处,已探明矿床大型3处、中型14处、小型101处,已列入湖南省矿产储量表的大型矿床3处、中型10处、小型69处。在国民经济15种支柱性意义矿产中,煤、铁、水泥灰岩、硅质原料等矿产资源形势较好,其余则极紧缺或缺少。资源潜在价值389.14亿元,人均1.06万元,地均每平方公里345.52万元。
主要矿产
煤、铁、铌钽及非金属矿有一批大中型矿床,具较大资源优势。
煤:资源储量2.73亿吨,居全省第四位。以无烟煤为主,占总量的94.51%。集中分布在攸县、醴陵市,资源储量分别为2.24亿吨、0.32亿吨,其余各县均仅数百万吨。黄丰桥、兰村等主要煤矿区煤质较好,以低—中灰、低—中硫煤为主,有部分特低硫煤,瓦斯含量较低,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开发技术条件较好。
铁:资源储量1.42亿吨,居全省第三位。主要分布在茶陵县、攸县,资源储量分别为0.89亿吨、0.50亿吨。以沉积型酸性贫矿为主,有部分富矿。湘东铁矿所辖矿山因富矿枯竭已闭坑,尚有老漕泊及天仙岭两处富铁矿。其中老漕泊铁矿平均品位54%,资源储量509万吨,为省内罕见的富铁矿床。
铌钽:邓阜仙铌钽矿具大型规模,为全国四大铌钽矿之一,可露采,开发条件好。
冶金、建材非金属矿产:区内此类矿产丰富。已探明大型高岭土矿1处,小型8处,资源储量居全省第一;大型熔剂灰岩1处;富有特色的中型硅土矿及石英高岭土复合矿床各1处;中型萤石矿3处,其中富矿1处;镁质粘土矿4处,透辉石矿床1处。此外水泥灰岩、石英脉型及砂岩型硅质原料矿产各县均有分布,资源充裕。
金、饰面花岗岩、矿泉水资源前景好,潜力较大。
这些矿产通过近年勘查,表现出较好的资源远景。金(岩金)6处矿床普查资源量27吨,2002年主管部门已认可洪源、雁林寺金矿区资源储量分别为2.73吨、4.74吨。5处矿泉水批准允许开采总量790吨/日;茶陵、炎陵一带饰面花岗岩资源丰富,花色品种多,极具潜力。
株洲土地资源
2005年,全市土地总面积1126219.60公顷中:农用地面积963335.2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85.54%(其中耕地202780.11公顷,占18.01%;园地16521.05公顷,占1.47%;林地669791.66公顷,占59.47%;牧草地2481.73公顷,占0.22%;其他农用地71760.73公顷,占6.37%)。建设用地面积83831.35公顷,占7.44%(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1263.87公顷,占6.33%;交通运输用地5133.89公顷,占0.46%;水利设施用地7434.09公顷,占0.66%。)未利用地79052.52公顷,占7.02%。(其中:未利用土地53537.54公顷,占4.75%;其它土地25535.93公顷,占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