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一五”期间,株洲被列为国家8个重点建设城市之一。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50多个”全国第一”相继在株洲诞生。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沉淀,株洲工业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株洲工业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交通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农副食品加工、化工、陶瓷等产业在全国有一定地位。2家企业进入全国工业企业500强。硬质合金、电力机车、电锌等1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株洲有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铅锌冶炼和电力机车科研制造基地、江南最大的铁路货车制造基地和航空发动机和火花塞制造基地。
株洲工业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国家工程和技术中心5家、省级技术中心6家,5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0万人,还造就了一支几十万人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株洲工业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株洲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沪昆铁路交汇于此,106国道、320国道、京珠高速、沪昆高速穿境而过,湘江千吨级码头四季通航,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作为既可连通长江经济带、又可承接华南经济圈双重辐射的交通枢纽城市,能够最直接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的转移。
株洲工业有良好的园区平台。全市共有8个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67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8平方公里,2005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6.73亿元,同比增长37.4%,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到全市的33.3%和60%。其中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湖南省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
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47.1亿元,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7亿元,增长25.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中采选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分别完成增加值11.5亿元、219.2亿元和17.6亿元,增长35.9%、25.6%和14.6%。对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前六名的行业依次为交通装备制造、化工、有色冶炼及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医药食品加工和金属制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42.1亿元,34.6亿元、55.3亿元、22亿元、15.7亿元和11.7亿元,分别增长28.1%、33.1%、12.7%、27.1%、23.5%和28%,累计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7.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9%。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82家,同比增加18家,利润过5000万元的企业14家,同比增加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