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株洲卫生事业沐浴改革的春风,坚持民生为要,健康至上,以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重点,积极致力于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全市人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能力蒸蒸日上,卫生事业累累硕果:取得了抗击非典和人禽流感的胜利,在迎战圣帕、抗冰救灾中,充分显示了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强大力量。市卫生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湖南省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抗击非典先进单位”、“湖南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湖南省卫生厅“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全能优胜考点”、“卫生科教工作先进集体”;株洲市人民政府“消防工作先进集体”、“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先进单位”、“落实省8件、市10件实事先进集体”、“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市一医院、中医院、二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分别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全国爱婴医院”。醴陵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并荣获全国先进。
(一)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执法监督管理规范有序。全面完成了市、县(市)区两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卫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3.2%,卫生执法监督满意率达90%,为人民群众的食品、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城市,并在全国该项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卫生执法监督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增强。
防控应急能力明显增强。2004年以来,全市共筹资5000多万元,新建、扩建10个疾控中心(市及五县四区疾控中心)、6个传染病区(市二医院及五县传染病区)和1个市级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疾病控防成效显著。建立健全了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和责任机制,五年来,全市无重大疾病暴发流行,无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无急性血吸虫病、霍乱二代传染病发生,成功抵御了非典、人禽流感的侵入。儿童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达96.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7.5%,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0/10万以下。
(二)城市和社区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整合资源促发展。国有企业医院改制分离步伐加快,市区22家厂矿医院,有8家改制民营化,3家改制移交地方政府,1家实行国有民营。为解决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科学配置卫生资源,市政府于2003年作出了建设河西中心医院的重大决策。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市中心医院建成后,市一医院将整体搬迁,并将市妇幼保健院和市四医院整合搬迁至市一医院现址,更名为“株洲市妇女儿童医院”。
健全网络广覆盖。立足于服务百万人口城市居民健康的目标,以创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为动力,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建国家级服务示范区1个(石峰区)、省级服务示范区1个(荷塘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城区已建成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个服务站,为14万户、33万社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卫生服务覆盖面达95%,“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已经形成。
儿童接种信息化。针对儿童免疫规划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在城市四区对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由市政府出资建设城市四区儿童预防接种专用网络,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和网络技术,对预防接种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我市成为全国首个由政府出资建立该系统的城市。目前,已有41000名适龄儿童的信息资料实现网络管理,占城市四区目标人群的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