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她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业。回眸30年,株洲的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色记忆》专栏将记录株洲改革开放的探索者、实践者和见证者的足迹。
【个性名片】
吴占魁,老市长。1951年4月至1953年,负责参与株洲市的筹建工作,此后至1983年,前后3次任市人民政府市长。1983年10月至1986年6月,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后离职休养。
【历史回顾】
票证供应物资
建国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粮票、肉票、煤票、布票等等,绝大部分生活日用品都是凭票供应,在株洲的大街小巷,市民的生产生活无不打上票证的烙印。
“那个时代,尽管大家干劲十足,但生产力有限,物资极度匮乏,为了保证大家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只能从严控制。”忆及此处,吴占魁的话语中略带一丝苦涩。
那时,大米、蔬菜、煤炭、水泥等物资的生产计划,乃至水稻的标准行距,都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物资供应也是如此。
过河全靠轮渡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心城区仍局限在河东中心广场、解放街、红旗广场一带,周边地区郊区政府管理。只有新华路、建设路、红旗路等几条主干道铺了柏油,其他道路仍是砂石路。
一水之隔的河西,则是一个大型园艺场。道路很窄,路面多由砂石铺就,甚至是泥土路。
河东河西,唯一的往来工具就是渡船,一趟至少耗时10分钟。遇到雨雪、刮风天气,人畜过河成为奢望。
修建一座跨江大桥,一直是吴占魁等人的梦想。限于财力,无法遂愿。
【时代变迁】
超市商场遍地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启动。株洲县和郊区试水联产承包制,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粮食产量大增。10多年后,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建制实现亩产吨粮的地市。
一次,吴占魁前往云田乡开会,表彰一批农村生产经营能手。仔细一瞧,不少披红戴花的村民曾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列为打击对象。岁月轮回,双方不由对视一笑。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个体工商户纷纷涌现,商品数量及品种丰富了,自由交易火起来。慢慢的,粮票等票证没有了用武之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商店遍地都是,想买啥就买啥!”今昔对比,吴占魁万般感触上心头。
五桥飞架湘江
1986年,我市开始修建第一座跨江大桥——株洲大桥。两年后,大桥竣工通车,双向六车道,创下当时市政建设之最。
天堑变通途,河西与河东联为一体。1992年,株洲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落户河西。随后,“东提西拓”规划思路出台,市委、市政府等行政中心逐步西移,河西成为新的开发热土和经济增长极。
近年,城市建设风生水起,大型市政工程纷纷上马。石峰、建宁、天元3座跨江大桥建成,红港大桥也在筹建中。再过两年,湘江两岸五桥飞架,过河就像逛街那样简单。
“株洲一天天变大变美,不时给市民带来惊喜。盛世华年,株洲必将越来越好!”吴占魁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