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术传入中国的历史大约要追溯到160多年以前,也就是公元1844年,法国海关总检察官于勒·埃及尔率先将照相机带入中国,并为中国人拍摄了第一张照片。在随后100多年的历史中,摄影以不可比拟的全新的记录手法见证了中国最苦难、最动荡的历史。
在摄影术传入中国的初期,主要是一些外国摄影师对中国社会的记录,他们在近代中国的摄影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介绍4位曾经来华的外国摄影师,他们无意中留存的一些关于近代中国较早、或较珍稀的图像,为我们今天研究历史,了解过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佐证。
伊斯特·奥尔末(ErnstOhlmer),德国人。1867年至1879年旅居北京,曾出任天津海关监督。奥尔末本人对东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收藏中国的古玩瓷器。在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不到10年时,他游历了这座曾经是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并拍摄了一批迄今为止我们发现最早的、也是最有价值的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的照片。
伊斯特·奥尔末生前从未将这批照片公开发表过,在他去世后,他的夫人将底片赠给柏林工科大学专攻中国建筑的布尔希曼教授。1930年,寓居柏林的滕固先生得知这一消息,“乃请使馆备函往访,布氏果出示照片十二帧,暨平面图一帧;乃圆明园东长春园毁后未久时所摄也。”滕固意识到该批照片的重要价值,提出翻拍请求。随着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柏林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布尔希曼教授至今再也没有找到当年奥尔末夫人赠给他的底片。因此,滕固先生获借底片印制的原版照片,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圆明园被毁后最早拍摄的照片孤品。
1933年10月,滕固先生编辑的《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组珍贵的照片刊行其中,印刷精美,图片清晰。滕固先生还考证了其他同类照片的拍摄年代,认为“未有较前于奥氏之物者”。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是清朝帝王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焚毁。从当年奥尔末拍摄的照片中我们看到,圆明园的西洋建筑虽然遭到大火的焚烧,但宏大的设计,中西合璧的、古典的、广袤的建筑群依然反映着昔日的荣耀。“远赢观”,这座圆明园遗址上的建筑,是我们今人再熟悉不过的,它似乎成为了圆明园的象征。那精美的雕花石柱、规整严谨的柱顶,仿佛向我们诉说着它曾有过的辉煌和所经历的磨难。今天已不复存在的门楣,在奥尔末拍摄的照片中依然完好如初的体现,玲珑剔透、精美绝伦。门楣上的雕花极其精致,使人一见难忘。“谐奇趣”,汉白玉的古典壁柱、繁复精美的石雕、华丽的装饰、宽大的楼梯,彰显着这座皇家园林往日的辉煌。“花园门”,这座典型的欧式风格的大门,穹隆式的亭顶、中国式的短檐,其独具特色的构造极为精美。该门是在几个并不熟悉建筑设计的洋教士的指导下,由一些并不熟悉欧式建筑的中国工匠修造的。“大水法和观水法”,这一残迹似乎和我们今天看到的遗迹差别不大,但当年焚毁后留存的许多石雕装饰早已不翼而飞。
据史料记载,圆明园在经历了1860年英法联军的“火劫”之后,又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及民国政权更迭频繁时历经了“木劫”、“石劫”和“土劫”,使昔日的万园之园满目疮痍、面目皆非。今天我们除了从郎世宁当年绘制的圆明园西洋建筑图样中可以看到当时这座皇家园林的景色外,伊斯特·奥尔末拍摄的照片却活生生地使人看到1870年前后圆明园的景象:“虽蔓草断砾,荒凉满目,而福山寿海,尚有无数亭殿”。奥尔末拍摄的照片,不仅构图讲究,而且忠实记录了当时还较为完整的圆明园西洋建筑的残迹。往昔的荣耀不堪追忆,而镜头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遗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