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近代变革 > 1919年日本欲将青岛经其转交中国 为何遭国人拒绝--特色总网(2)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1919年日本欲将青岛经其转交中国 为何遭国人拒绝--特色总网(2)
时间:2011-06-12  

  有观点认为,从电文全文看,“佳电”中的“清国”应是朱、沈二人直接引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致德国最后通牒的原文,是日本与第三国对中国的指称,然此论也有疑问。

  1914年欧战爆发,趁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日本欲攫取德国在山东权益。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提出两项要求:“一为在支那海洋之德舰即日退去;”“二为德政府将胶州湾租借全部,以还付支那国家之目的,本年九月十五日为限,无偿还,无条件,交付于日本官家。”“限八月二十三日正午无条件应诺,否则日政府即取必要之行动。”

  在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的当夜,日本外相加藤高明把通牒抄件交给驻日公使陆宗舆一份。两天后《申报》等报纸在报道日本对德通牒时把日本公文中的“支那”称谓均改成“中国”,报道称“日本要求德国战舰及各种兵船应即退出日本、中国海面”,“迟至九月十五日应以胶州租借地全行交与日本,不得附有条件及索取赔款,以便日后交还中国。”

  从以上材料可见,日本通牒原文和中国媒体报道都没有出现“清国”称谓。

  “佳电”电文为日本人起草

  除“清国”外,“佳电”称日本政府为“日廷”,把章宗祥回到国内说成是回到“本国”,等等,这些称呼和用词也明显让国人感到电文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讲话的口气。上海总商会会员周佩箴在“佳电”刚发表时,就致书上海商界,认为“商会致北京‘佳电’,不啻出诸日本人之口”。时为总商会会员的方椒伯、赵晋卿在事隔几十年后还能记得电文中的措词“不像是中国人的口气,是日本人的口气”,“根据‘佳电’的措词,显然不是总商会的口气”。

  就在国人纷纷猜疑“佳电”来历之际,5月12日,一家名为“联合通信社”的新闻机构探得上海总商会“佳电”的内幕,“闻系出于上海某国商会会长之意,由总商会会长朱葆三之子(现任某国某银行买办)亲任转达之劳,辗转磋商,为日已久”,“原电本系某国文字翻译而出,中间尚删去彼国所谓‘亲善’等惯语,以免国人之疑忌,由朱授意副会长沈联芳謄正拍发。”对于“佳电”中为何会出现“清国”二字,联合通信社认为“沈本精细之人,或系天佑中国,暴发其奸。使彼故将‘清国’之‘清’字忘未删去”。

  一字之差,掀开了日本人为上海总商会起草“佳电”的黑幕。真相大白后,舆论大哗,人们怒斥道:“民国成立于今八年,而总商会公然指称‘交还清国’,是总商会所主张者,不仅与国民反对,且将举青岛以畀诸残留之清皇室,复其所谓清国也。日本尚不敢明言者,而总商会竟言之,是直民国之叛逆也”,“处于民国之下,竟敢为此背叛之语,国典具在,罪有应得”。

  由上海总商会所发“佳电”为日本人起草这一历史细节,进行合理推测,“佳电”中出现“清国”的唯一可能,就是“欧战平定,交还清国”已成了日本人对通牒用词的历史记忆,当他们为上海总商会捉刀时,朱、沈虽不相信日本政府此时会用“清国”称呼中国,但没有怀疑日本人历史记忆中的通牒用词。因此,沈联芳能够发现“亲善”等明显带有日本人口气的“惯语”,但发现不了“清国”所隐含的问题。后来,朱、沈为从日本人手里收回青岛作过多次辩护,但从没有对“清国”用词作过解释,因为他们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对此作出解释。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悍将邱清泉:为人粗鲁不为蒋介石所喜 常对其压制--特色总网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