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942年5月22日中午,陈伯钧有事找毛泽东谈话,刚走到窑洞外,便听到“大帅与江青口角,声闻户外”。他感叹道:“呜呼!女人之幻想跋扈一至于此!盖身为统帅,将无数之将,通百万之兵,全国大事举棋若定,而独与一妇人女子竟如此之难应付,吾人于此岂可不更加警惕哉!”
本文摘自:《博览群书》2011年第1期,作者:左玉河,原题:《<陈伯钧日记>的学术价值》
陈伯钧日记·文选》(三卷),陈琳整理,170万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9月再版,200.00元
开国上将陈伯钧(1910-1974)是我军优秀的高级将领,文武双全,是有名的儒将,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陈伯钧将军的独特贡献还在于,他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革命历史记录——长达130多万字的《陈伯钧日记》。这部日记,从1933年1月12日开始记载,到1950年2月1日为止,共18年,约4000多篇。该日记反映的这18年,横跨了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重大历史阶段;陈伯钧的这部日记,真实地记录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曲折历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很高的学术价值。
第一,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从挫折走向复兴,并在艰难困苦中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陈伯钧日记》从1933年1月,陈伯钧担任红五军团参谋长开始,忠实地记录了陈伯钧协助董振堂指挥红五军团参加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详细情况,记录了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及长征初期的情况,记录了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分歧及反对张国焘分裂中央的具体情况,记录了红军指战员在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继续北上抗日的情况,记录了红军会师后进行改编参加伟大的民族战争的情况,记录了抗战时期延安各界的抗日活动和艰苦奋斗的创业情况,记录了抗日军政大学的艰苦的教学和生活情况,记录了抗战胜利后大批干部奔赴东北创建新解放区的情况,以及辽沈战役、湘西剿匪等重大历史事情的情况。
这些记录,既是陈伯钧将军革命奋斗的历程的真实记录,更是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我党、我军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光辉历程,提供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为研究中共党史、军史和中国革命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8年前《陈伯钧日记》刚刚出版后,著名历史学家丁守和先生认真阅读,并将该日记中的记述与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比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陈伯钧日记》资料丰富而确凿,文字生动而优美,经得起文献史料的考验。他反复强调:研究红军长征史和中国革命史的人,必须认真研读这部日记,否则难以对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产生深刻的领悟和体认。现在,《陈伯钧日记》的史料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界同仁的认可,已经成为党史研究者不可或却的历史资料,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