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近代变革 > 揭秘:毛泽东的母亲叫什么名字?--中国特色总网(2)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揭秘:毛泽东的母亲叫什么名字?--中国特色总网(2)
时间:2012-01-29  

  韶山文氏研究专家解读“文素勤”

  为了对“文素勤”这个名字一探究竟,2007年春,本书的两位作者一起到韶山采风时,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的夏佑新馆长为我们推荐了刘胜生研究员。

  时年68岁的刘胜生是湘乡文氏家族的研究专家。当得知,耘山从莫斯科找回一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毛泽民称母亲的名字叫“文素勤”时,刘胜生不假思索地认同道:“如果这个名字是毛泽民自己填写的,应该没有错,应该是准确的,应该相信他。”

  真没想到,像刘胜生这样一位长期潜心研究毛泽东外家历史的学者,竟一连说了三个“应该”,这样痛快地认可了“文素勤”这个名字。

  耘山连忙打开笔记本电脑,将毛泽民亲笔填写的《履历表》给他看。毛泽民的手迹一下子吸引住刘胜生,他从头到尾仔细地浏览着,还习惯地念出声来:

  “毛顺生……湖南省湘潭县西二区韶山南岸村……”

  “文素勤……湖南省湘潭县四都太平垇……”

  “对的,对的,这两个地址都是对的!”刘胜生解释说:“现在,许多地名都变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湘乡县唐家(土乇),当年就是湘潭县四都太平垇。这两个地址,毛泽民填的一点都没有错。”

  当我们向他探讨“文素勤”的名字时,刘胜生赞许道:“‘素勤’这个名字很好,体现了文家的家风,也体现了文家的家庭文化。”

  刘胜生若有所思地在手心中写了一个“素”字,接着又写了一个“勤”字,兴致勃勃地说开了:“素代表朴素;勤代表勤劳。在旧时的农村,长辈给女孩子起名字,一般都用:秀呀、花呀、春呀、兰呀的,用草字头芹或琴棋书画的琴也很普遍,很少有人用勤劳的勤。这个勤一般都用在男人的名字中。”

  我们又向刘胜生请教说:“为什么毛泽东不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而毛泽民则如此郑重地填写在共产国际印制的履历表上呢?”

  刘胜生笑了。他说:“毛泽东没有说,但不一定不知道。因为提起文七妹,大家都知道,在家乡都是这样称呼的。而文素勤这个正名却比较绕口。在旧社会,女人不出门,不外出做事,也不做生意,即使有正式的大名也没有什么用,甚至不被人知晓。”

  他举例说:“在湖南农村,女孩子一般被称为妹或是嫚,像文六妹,文七妹;到了中年,则被称为妈或嫂,像你(耘山)的外婆王淑兰,她明明是毛泽东的弟媳,毛泽东却称她为四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妇女到了老年,又被称为。毛泽东的母亲生在清朝末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开化,那时,有文化的农村人家,已经开始给女孩子起名字了。甚至,女人出嫁后,有文化的丈夫给新过门的妻子起名字的情况也不少见。”

  听了刘胜生入情入理的分析,我们感到他的解释的确很有说服力。

  第二天,刘胜生又将他长期搜集和研究的有关毛泽东外家的资料复印给我们看。仔细阅读这些珍贵资料,我们的思路渐渐开阔起来。

  从兄弟两人外婆家文氏“三芝堂”说开去

  提起毛泽东的外家,就不能不说到毛泽东的曾外祖母贺氏。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贺氏生于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比毛泽东的外曾祖父文德明年长3岁。他们结婚时,文德明家赤贫,可说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更不幸的是,文德明年仅27岁就撒手人寰,还留下芝兰、芝仪(毛泽东的外祖父)、芝祥三个幼小的儿子和一个女儿。

  德明公去世时,贺氏只有30岁。她虽不识字,却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她立志扶孤守节,以克勤克俭的治家准则来维持门户,求振家声。贺氏靠纺织、养猪来维持一家五口最低的生活。当儿子们年届学龄时,她便送他们入私塾启蒙两年,随后回家劳作,由牧童到月工,到长工,以此维持生计。

  贺氏持家,粒米寸薪无不细心筹划。她将家里的历年所得,以薄利借贷于人,以此常年积累。贺氏用这些积蓄备置了耕牛和农具,还佃耕了新庄湾数十亩水田,并广开门路,发展家庭副业。没有多少年,文家逐渐兴旺起来,三个儿子先后娶了媳妇。

  随着家境日宽,人口日增,贺氏的手头也愈加宽裕,但她治家更为严谨。一家不分男女老少,鸡鸣而起,斗转而息。每当夜幕降临时,贺老太太又带着三个媳妇点灯纺织,还限额完成任务,否则,不得上床。三个儿子则在旁边借着油灯的余光,编织草鞋或搓绳打索。

  十多年过去了,克勤克俭的生活带来家境的显著变化。贺老太太将所积余资,又先后在唐家(土乇)、邓家冲、暮冲等处置业。到19世纪中叶,文家已有水田140多亩,每年收成稻谷有数百石。贺老太太将唐家(土乇)的茅草屋,改建为颇具气派的“棠佳阁”。堂屋正中悬挂的匾额,即以她的三个儿子的名字——芝兰、芝仪、芝祥中的“芝”字冠名,取名“三芝堂”,并正式以“三芝堂”的堂名对外交往,家道日渐昌盛。贺老太太于光绪八年七月初六无疾而终,享高龄八十有八。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1930年代张春桥与萧军决斗:一个回合便被打趴--中国特色总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