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
|
|
|
|
|
|
为政以德:有族有地有位
|
|
时间:2009-09-30 |
|
辛亥(西历1971年)林彪事件之后,文化革命进入批林批孔阶段,曾经提倡法家,批判儒家:儒家代表旧势力,是反动的,法家代表新生力量,是先进的。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既然代表谁就替谁说话,说明都不是大公无私,都有私。既然如此,“私”也可以分成反动的和先进的,不能一概否定!
法家的私比儒家还多一些。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不是著书立说的书生,而是秦始皇。他的下属投其所好——
有一次,王翦带着六十万大军出征,秦始皇亲自送到咸阳城外的灞上。王翦在临走的时候,要求秦始皇给他很多的美田良宅和园池。后来,又派人给秦始皇捎信儿,要求给一些园池让子孙用。
司马迁在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写了这个史实之后,并没有记载秦始皇给了王翦多少田宅园池,不过,他却记下了“始皇大笑”,还有就是下面这段对话:
有人对王翦说:“将军这样要赏赐,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王翦说:“不然.秦王怀疑人,不相信人.现在秦国的甲士全让我带出来,国内都没什么兵了。如果我不多多地要求田宅,不考虑在秦国的子孙,表示自己坚定地安于秦国的生活,那不是让秦王坐在那里整天怀疑我吗?”(当时秦始皇还没有称帝,所以是“秦王”。)
这种法家式的私,在当时确实是很先进的,不然,秦王就不可能扫平六王,一统天下。
但是,这种私的先进性只能维持很短一段时间:秦始皇死去不久,天下就乱了。
西汉延续了215年,东汉延续了196年,中间只隔了17年.所以,两汉的先进性远远大于秦帝国。德制学选社会是军事帝国之后出现的先进社会(参见第1-2节、1-3、2-5节)。
法制钱选靠的是产业金钱,当然有“私”;德制学选靠的是知识学养,也不是“无私”:知识学养的目标是中举,最好是当状元,在两汉叫举首。
第一个举首董仲舒,也象王翦一样,有自己的舍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第二个举首公孙弘,比董仲舒得到的好处还大: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宰相,还被封了侯。
“假公济私” 肯定是不好的。
“假私济公”却是每一个成熟的社会制度的特征[1]。
现代人常把市场说成“看不见的手”,就是这个意思:在法治制度的保障之下, 个人的“私”恰巧与社会的“公”相一致。
仁政不是不要法,而是在法的基础上还要“德”,也就是得人心。
法家也不是光靠法,秦始皇也要得人心,只不过他不是靠着“德” 来得人心,而是靠着物质赏赐得人心:王翦向他要田,要宅,要园,要池,他反而更相信王翦。
“德”其实也建立在物质分配的基础之上,只不过不是凭着个人的喜怒来分配,而是靠“礼”来安排:地位高的人,物质享用多一些是守礼,地位低的人,物质享用少一些也是守礼。
如果地位高的人把本该由自己享用的东西给一些下级,这就是“德”:下级感到了上级的特殊关怀,就会从心里与上级相配合,相协调。
刘备摔孩子的故事体现了这种上下关系:
赵云是刘备的大将,刘备的儿子是他将来的“主公”,历尽千辛万苦,舍生忘死地把这孩子救出来,对他来说是“克己复礼”,记在功劳薄上,将来按功行赏,也就够了。
可是,刘备把自己本来应该享受的“服务”(保卫儿子),说成享用得太多,几乎为此损失了一员大将。这就在心理上把自己的利益分了一些给赵云:在刘备的心里,孩子不如赵云重要。
赵云怎么能不感恩戴德呢?现代的术语叫“凝聚力”。
正象孔子所说:“从事政治得人心,就象北极星一样有吸引力:北极星在天空不动地方,别的星星都围绕着它。”原文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0201》)
如果没有 “礼”,赵云就会想:你摔孩子算什么?我的性命就值这么点儿?咱俩还是讨论讨论“服务价格”吧!
现代以来,在没有“礼”的社会中,大家所能接受的东西只有“均衡价格”。
即使领导对下级表现出关心,还是常常出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情况:“骂娘”的人认为,虽然我在吃肉,可是你吃的是山珍海味……
光是骂一骂,还算“良民”;对于铤而走险的人,就不能不靠“法”了。
法家不是不要德,而是德少法多,因为法家不重视礼义的作用。
儒家不是不要法,而是德多法少,因为儒家重视“礼”,所以就找到了一种方法:“不用赏赐而使人们循规蹈距,不用动怒而使人们害怕惩罚。”(译自《四书·中庸》第33章)
德治与法治在一定的环境资源条件下可以相互替换,环境越宽松,越可能采用法治:如果秦始皇的子子孙孙都能不断扩大赏赐的数额,就用不着德治。欧美社会中以法治为主,也是因为能够不断扩大赏赐的数额,只不过不是由首相或总统进行赏赐,而是由生产经营的利润进行赏赐,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回报”。王翦从秦始皇那里也是得到回报,王翦带兵打仗,也是一种经营。在欧美社会中,如果市场回报不足,法治秩序就难以维持,所以各国政府都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市场回报。全球环境问题屡议不果,原因就是与市场回报比起来,各国政府认为:环境是第二位的问题。
德制学选社会对环境的破坏速度大约是法制钱选社会的二十七分之一(参见第4-2节),原因有两个,一是管理成本较小,二是在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指导下,政府首脑必须畏天命,不敢把环境问题放到第二位。
中国早在秦汉之际就必须用德治为主替换法治为主,主要原因是环境资源条件淘汰了成本太大的管理模式。汉武帝之所以独尊儒术,关键是他的祖父汉文帝采用放权让利的政策,到了他的父亲汉景帝就出现了资源短缺,引发七国之乱。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交易成本中抗灾所占比例越大,越需要以德治为主;交易成本中抗灾所占比例较小,则不妨以法治为主。
近代以来的法,和法家们所说的法,已经很不一样了。
“法律”只为平等的人们作出规定,不承认人间差异,只承认财产差异;有的人认为财产差异不公正,所以就骂娘。
“礼”不但为平等的人们作出规定,也为不同等级的人们作出规定。
法律没有规定不许做的,无论怎么做,都不违法。除非修订法律。所以现代法治的无序内驱力较大,管理成本也较大。
礼没有规定可以做的,要有足够的根据才能去做,不然就是违礼。无序的内驱力较小,管理成本也较小。
礼和法都不是个人说了算,不是人治。西方立法和执法分得很清楚;中国立礼和守礼分得更清楚:礼常常不是同一代人制定的,其中的主要成分可以上溯到久远的历史积淀,最近期也有“祖法”制约。
一代人往往分不清什么样的安排可以“假私济公”,弄得不好就成了“假公济私”,或是“假”全人类之“公”,“济”一代人之“私”,破坏了后代的生存环境。
德治为主,对中国政治来说,不但是经过历史筛选的屡试不爽的经验,而且将会有助于探索全球可持续的管理模式。如果不用德治为主替换法治为主(不是不要法治),那么只能在下述两种情况中择其一种:一是继续法治下法制钱选的全球化过程,牺牲生态环境;二是放弃大一统的社会文明或诉诸乌托邦(参见第2-5节关于后现代的讨论)。
只有用德治(礼治)为主替换法治为主,才可能既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又维护大一统的文明社会,不妨称之为德制兼容法制的全球化(参见第1-4节)。
德制与法制的共同点是承认基层的自组织,承认基层组织的所有权。不同点是价值体系:德制重视敬宗收族,所有权以宗族为单位,土地价值高于加工产品的价值。法制则要拆散宗族,所有权以自然人和法人为单位,随着产业升级,加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逐渐凌驾于土地价值之上。
“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一直试图绕开‘所有权’这个足以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信念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