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心理决定文明的基本特征——了解特定宗教的信仰经验才能进入一个文明的内在核心,比较不同宗教的信仰经验才能把握各大文明的差异所在。西方宗教学自创始以来即注重客观中立的研究,庐山之外看庐山,讲到宗教经验时每每予人隔靴搔痒之感。而教界的布道书则由于信仰立场的限制,只能在庐山里面看庐山,又不被学界所接受。应以交叉的方式时而走进庐山,时而走出庐山,如此方识庐山真面目。读《新约》时当自己是基督徒,百分之百接受其思想观念,然后描述内心的情感体验;读《古兰经》时当自己是穆斯林,百分之百接受其思想观念,然后描述内心的情感体验。就像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先要忘我才能进入情境,进而进入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伟大的宗教家有着大海般博大的胸怀,信从者由经文的指引感受其澎湃的心潮并随之起伏,由此将全部的生命托付给他。传统的宗教研究好比在岸上冷眼旁观,没有内心的感动,也就无从领略信仰的真谛。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种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宗教经验,素材主要来自基督教。比较宗教信仰极其困难。不信佛教的人可以研究佛教的历史,却不会讲佛教的信仰经验;不信基督教的人可以研究基督教的历史,却不会讲基督教的信仰经验——只有既信佛教又信基督教的人才能比较二者之异同,而在现实中找不到这样心智复杂的研究者。最上乘的治学之道应当融会热诚的信念与冷静的分析,由阅读经典之情感体验的差别揭示各大宗教的核心秘密——盖因根本经典决定了一个宗教异于他教的内在特质。
若将意识流拟于内心视屏上的演出场景,经验记忆就有些像为之依托的背景与舞台。艺文欣赏到了忘我之际,前面的内容情节便取代个人经历成为当下意象的背景与舞台。内自我开始将先前情节混同于自己的经验记忆:前者在下意识表层处于醒觉状态,后者则在下意识深层处于休眠状态。当此之时,“我”遗忘了经验记忆的具体内容,只恍惚记得其中的抽象条理。由此可凭直觉判断作品的情节设计是否合理——此为良窳美恶之标尺。真正伟大的作品则不止合乎情理,且由意象之变幻完美他展现日常经验所蔽之精神意蕴的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