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连载八:黄百韬自杀
——老战士追忆淮海战役中歼灭黄百韬兵团
“最后一天,他完全绝望了。”作为当年粟裕身边的技术侦察参谋,84岁的老兵徐充和他的战友们,几乎侦听到了国民党第7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前的所有电台来往。
59年前,开国大将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的几十万大军,把国民党中将黄百韬的12万军队,紧紧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圩地区。
经12天激战,黄百韬兵团全军覆灭。
绝望之中,蒋介石眼中的“常胜将军”黄百韬,把腰间那支冰冷的小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脑门……
至此,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结束,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兵力优势,牢牢掌握了战役主动权。
蒋介石五虎上将之一、国民党徐州“剿共总司令部”总司令刘峙承认:“黄(伯韬)兵团覆没,所谓徐蚌会战的命运已经决定了。”
49天之后,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闻听此讯,在记事本上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
■被围
当一代伟人毛泽东,接受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关于举行淮海战役的请示电之后,他就在考虑,首战打谁?
深思熟虑之后,毛泽东给粟裕去电:“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
“这种战法,体现了毛主席一贯的用兵原则。”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王辅一少将认为,就是“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
78岁的王辅一,当年是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唐亮的秘书。
“徐州东西两侧的4个兵团中,数黄百韬第7兵团离徐州最近,而他的东面是滔滔大海,最适合成为首歼目标。”86岁的秦叔谨,作为一名跟随了粟裕10余年的作战参谋,亲历了那场惊心动魄围歼战的日日夜夜。
“黄百韬兵团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一旦被围,邱清泉、李弥等都不会尽全力相救。”曾任国民党陆军总部办公室主任的王楚英分析认为,毛主席的这一招实在高明,悟透了蒋介石的为人和作战心理。
84岁的南京市政协专员王楚英说:“关于这一点,蒋介石、刘峙、杜聿明等人一开始并没有判断出来。”
“他们认为,人民解放军的首要目标是夺取徐州。”1954年经香港起义归国的王楚英说。
“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决策。”王楚英说,刘峙深恐徐州陷落,急忙下令李弥、黄百韬、邱清泉、孙元良等兵团向徐州周围各指定地点集结,保卫徐州。
就在此时,一记重锤沉重地打在蒋介石、刘峙等人的心口上。
战役开始后第三天,中共秘密党员、刘峙所属第3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保惩蛉耍?在贾汪、台儿庄地区,举行战场起义。
毛泽东称何基沣、张克侠起义是淮海战役的“第一个大胜利”。
就在黄百韬在兵团部驻地新安镇准备西渡运河,朝徐州方向西撤之时,南京国防部却命令他等待由海州西撤的第44军。
“黄百韬准备从新安镇向徐州方向逃跑,是我们侦察到的。”76岁的徐法全,当年是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特务团侦察员。
“我和另外7名侦察兵深入到黄百韬兵团驻地。”徐法全记得,在这次侦察中,4名战友成了俘虏,被黄百韬处决了。
“后来在碾庄圩,我还看到了战友们的尸体。”老人悲伤不已。
当王泽浚的44军从东海之滨赶到新安镇时,已是2天之后了。
11月9日,黄百韬渡过运河,但他不等待后卫的2个团过河,慌忙炸毁铁桥,破坏船只,企图阻止追击中的解放军。
这天晚上,当黄百韬率领4个军到达碾庄圩地区时,他认为危险已经过去,竟下令部队整顿1天。
“这延误的向徐州撤离的3天,是致命的。”王楚英说。
此时,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已悄悄向黄百韬兵团形成合围之势。
“我们山东兵团越过不老河南下,迅速攻占了徐州以东的大许家、曹八集等地区,切断了黄百韬兵团逃向徐州的退路。”南京军区司令部离休干部徐法全回忆。
这一步棋,极为关键。
“我们抢渡运河,紧追、猛攻黄百韬兵团。”83岁的老兵黄浩,时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0师30团3营副营长。
“活捉黄百韬,全歼黄兵团!”王辅一记得,华野还发出了《全歼黄百韬兵团的政治动员令》,号召全军“克服疲劳,克服困难,不为小敌迷惑,不为河流所阻,坚决实行敌人跑到哪里,我追到哪里,直至将其歼灭为止”。
“到11月11日,我们华野就把黄百韬兵团4个军合围在以碾庄圩为中心,南北3公里、东西6公里的区域内。”几天前,年轻的秦叔谨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被粟裕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作战股股长。
■待援
位于陇海路以北,运河以西的碾庄圩,四周有一群大小不等的村落。为防洪水泛滥,每个村庄都筑起高出地面2至3米的高台,台子与台子之间多洼地、水塘。大的村落还有很深的环形水壕,村落之外为平坦开阔地。
“这种地形,易守难攻。”秦叔谨说。
“黄百韬被围,蒋介石震惊。”王楚英回忆,他急令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前去解围,“然而,这些人都被解放军牵制住了,难以分身。”
“黄百韬尽管被我们包了‘饺子’,但要很快歼灭他,并不容易。”88岁的秦镜,时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2师34团团长。
早年从北洋军阀李纯的传令兵起家的黄百韬,虽非蒋介石的黄埔嫡系,但在国民党军队诸将领中,还算是有一定作战能力的。
黄百韬是国民党军队中唯一非黄埔系而当上兵团司令的。他矢志为蒋介石尽忠效命,反共异常坚决。皖南事变中,他生俘了新四军军长叶挺。
5个月之前的豫东战役中,黄百韬率部给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以很大杀伤。
“豫东战役之后,在一次国民党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曾亲自为黄百韬挂上青天白日勋章。”时任蒋介石一支嫡系部队52军副参谋长的王楚英回忆。
“从那以后,黄百韬决心誓死为蒋介石卖命。”王楚英说。
“刚刚被包围的时候,黄百韬并没有慌乱。”82岁的秦基,时任华东野战军第1兵团第1纵队司令员叶飞的技术侦察参谋说道。
“黄百韬的电话虽然被我军切断了,但他仍用无线电指挥各军做好防御工作。”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情报处参谋徐充回忆。
曾担任福州军区第3局副局长的徐充说:“黄百韬决心固守待援,寻找战机突出我们的包围圈,到徐州与刘峙、杜聿明会合。”
然而,有些局面并非黄百韬所能控制。
“此时,仅有200余户人家的碾庄圩,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被开国上将叶飞评价为“靠你打胜仗”的秦基回忆。
黄百韬的警卫营、通信营、工兵营、重炮营等兵团部,都局促在碾庄圩的街头巷尾,大部分官兵都露宿在野外,传令兵、火夫、担架兵满村乱跑……
“蒋介石为了让黄百韬与解放军死拼到底,防止其投降,天天空投《中央日报》等报刊,上面刊登有黄百韬的戎装照以及蒋介石的嘉奖令。”王楚英说。
王楚英回忆:“一时间,黄百韬被蒋介石渲染成‘常胜将军’。”
从11月12日起,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各路纵队,从四面八方展开猛攻。
“我们制订了详细的炮兵运用计划。”101岁的开国少将、时任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的陈锐霆回忆。
解放军的攻坚战,并非一帆风顺。
黄百韬指挥部队,在空军掩护下,凭借抢修的战壕,与华东野战军死拼。
“前3天,我们伤亡很大,进展不大。”秦镜回忆。
作战参谋向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报告说:“100米宽的正面就架了20多挺重机枪,子弹像泼豆子一样,我们战士英勇,一拨一拨地冲啊……”
“11月14日晚,粟裕在碾庄圩以南的土山镇召集各纵队指挥员开会。”秦叔谨回忆。
秦叔谨说:“会议决定对黄百韬兵团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充分发挥我军夜战特长,利用夜间迫近作业接近敌人,插入各村之间,进行逐点夺取,逐个歼灭。”
“15、16日,我们暂时停止了对黄百韬的攻击。”秦叔谨回忆,各部队都在进行土工作业,想方设法把堑壕挖到敌阵地前沿。
“16日晚,我们再次集中火力、兵力,向黄百韬兵团发起猛攻。”曾任军委炮兵副司令的陈锐霆回忆。
“到了17日,黄百韬兵团的处境十分艰难。”化装深入到碾庄圩腹地侦察的徐法全说,“敌人的粮食和弹药都很缺乏,许多士兵只能吃马肉了。”
面对解放军越来越强的攻势,黄百韬唉声叹气地对左右说:“……现在是无望了!”
“不过,黄百韬并不打算放下武器投降。”徐充回忆,他用无线电向蒋介石表示,决心苦撑待援,苦战到底,不辜负委员长的栽培。
激战至19日,黄百韬兵团固守的碾庄圩外围村落,全部被华东野战军占领。
“这天晚上,黄百韬向徐州的刘峙、杜聿明发出求援急电。”此时,黄百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徐充的技术侦察,“他说:‘他们现在已经是危在旦夕,如果援军再不到,就只有来生再见了。’”
“奇怪,这个时候,黄百韬并不急于逃命。”一身百姓打扮的侦察兵徐法全,却看见黄百韬身着将官军服,站在屋顶上,指挥残兵向解放军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