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改革开放30年迎来民航巨变
|
|
时间:2009-09-14 |
|
30年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来说既是经济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刻,也是回顾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总结的最佳历史时点。30年的改革开放在为中国创造年均9.6%的增长速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西部边远地区的内蒙古,民航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中获得迅速发展,取得辉煌成绩。到2008年8月底,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当年的旅客吞吐量已超过249.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8万吨,换算旅客吞吐量280.8万人次,保障飞机起降3.2万架次,运输飞行3.16万架次;执行航线72条,通航城市45个,共有18家航空公司运营内蒙古市场。
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简称“民航内蒙古区局”)获准筹建,1959年7月24日正式成立,随之开始新建呼和浩特、锡林浩特、通辽等机场,修复赤峰机场。仅筹建一年全区就有6个盟市可以乘坐飞机抵达呼和浩特和首都北京。1966年,民航第11飞行大队由北京正式落户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建立起自治区第一个永久性飞行基地。
80年代初,民航内蒙古区局由民航北京管理局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双重领导转变为以民航北京管理局领导为主。建制的改变,极大地调动了民航内蒙古区局的发展热情,为了对内搞活、增强机制的灵活性和效益性,民航内蒙古区局首先对机构进行了调整。1984年,民航内蒙古区局根据需要又进行了几次不同程度的机构调整工作,为内蒙古民航业向着企业化方向发展以及提高自治区民航业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其企业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做好了积极准备。经过几轮机构改革,民航内蒙古区局最终仅对机场业等进行直接管理,实现与航空公司、机场分立的管理体制改革。从1978年到1992年,共完成旅客发运量959882人次,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航空货邮发运量累计达到4955.2吨,年均330.3吨,平均每年约以8%的速度增长;货邮吞吐量总计8327.4吨。
2003年12月19日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民航内蒙古区局即内蒙古自治区民用航空管理局属地化改革的开始。集团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是国有资产的投资运营主体,集区内机场规划、机场建设、旅游、物流、商贸、建筑等为一体的国有企业。在机场属地化后,为了更好地实现机场运作的市场化,必须对集团公司进行经营管理方式的专业化调整。集团公司于2005年12月1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牵头、正式接受拥有先进管理经验与庞大资金实力的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托管。
集团公司依托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强烈愿望,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建设运营补贴、财政税收优惠,发展包机业务,增加航班航线;积极争取民航总局落实支线机场航空发展补贴资金,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投资、税收优惠,大力开展自治区内各机场的改扩建及新建工作,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扩大支线机场在改扩建过程中所面临的资金瓶颈,不断促进各机场的飞行区等级升级。到2008年8月,集团公司共管理自治区内9家民用机场,分别是一家区域枢纽机场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一家干线机场即包头机场以及七家支线机场——呼伦贝尔机场、赤峰机场、锡林浩特机场、通辽机场、乌兰浩特机场、乌海机场以及托管的鄂尔多斯机场;同时受托负责二连浩特机场、阿尔山机场以及巴彦淖尔机场在“十一五”期间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工作以及“十二五”期间阿拉善、霍林河以及满洲里机场的托管建设工作。
同时,集团公司创建模拟航空公司,主动引入竞争机制,以缓解区内支线机场航空运力短缺、航空网络布局密度不高的困境。2006年2月21日,集团公司组建模拟航空公司“NEWSTAR”,承租3架CRJ飞机以及2架B737飞机,自主承包航空公司运力,自主经营,不但缓解航空运力短缺矛盾,而且打破了航线垄断局面,提升了集团公司航空运输生产的整体竞争力,形成了以呼和浩特机场为枢纽、干支航线协调发展的航线网络布局。到2007年,模拟航空公司共运营航线15条,执行航班任务9394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3.7万人次。支线机场航线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内蒙古地区整体航空网络布局密度的提高。从2001年到2007年,集团公司所属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与货邮吞吐量不断增加,并分别以年均26%和19%的速度实现快速增长。
回首过去,心潮澎湃,展望明天,信心倍增。坚持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的实践,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内蒙古民航在取得30年辉煌成就之后,还会继续取得新的更加骄人的成绩!(作者为内蒙古民航集团地面服务公司)
|
|
|
|